行將卜隱包家山,誓與蒼生鏈大還
出自宋代賀鑄《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》:
九江賢令尹,千載兩相望。
昔也陶彭澤,今之章瑞昌。
拂衣置五斗,高興挹羲皇。
避俗陶無悔,達(dá)生吾與章。
淵明三逕荒松菊,我攜一瓢寓僧屋。
淵明乞食踵人門,我賣神丸辦蔬粥。
淵明為酒接休元,我每移書謝州牧。
淵明紙筆課兒曹,我子長歌紫芝曲。
蕭閑門戶十三年,尚畏塵緣生處熟。
行將卜隱包家山,誓與蒼生鏈大還。
愿君門外誅榛菅,來者勿拒容躋攀。
鏡湖遺老老且孱,猶堪護(hù)鼎訶神奸。
功成拔宅自仙去,唯余井臼留人間。
注釋參考
行將
行將 (xíngjiāng) 不久就要;將要 about to 行將為人所并?!巍?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 行將就道家山
謂故鄉(xiāng)。 唐 錢起 《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(xiāng)省侍》詩:“蓮舟同宿浦,柳岸向家山?!?宋 梅堯臣 《讀<漢書·梅子真?zhèn)鳎尽吩姡骸芭f市 越溪 陰,家山 鏡湖 畔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琴訴荷池》:“十二欄桿,無事閒憑遍。悶來把湘簟展,夢到家山,又被翠竹敲風(fēng)驚斷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五二:“踏徧中華窺兩戒,無雙畢竟是家山。”
蒼生
(1).草木叢生之處。《書·益稷》:“帝光天之下,至于海隅蒼生?!?孔 傳:“光天之下,至于海隅蒼蒼然生草木,言所及廣遠(yuǎn)?!?/p>
(2).指百姓?!段倪x·史岑<出師頌>》:“蒼生更始,朔風(fēng)變律。” 劉良 注:“蒼生,百姓也?!?唐 杜甫 《行次昭陵》詩:“往者災(zāi)猶降,蒼生喘未蘇?!?明 楊慎 《李光弼中潬之戰(zhàn)》:“儒者紙上之語,使之當(dāng)國,豈不誤蒼生乎?” 鄒韜奮 《經(jīng)歷》三二:“有害盡蒼生的黨,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?!?/p>
(3).罵落第秀才的話。 宋 無名氏 《張協(xié)狀元》戲文第三五出:“狀元真大才,衙門面向兩扇開。你還不曾會(huì)讀書,蒼生還相見,休要來?!?/p>
大還
(1).謂全軍撤回?!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?伯游 曰:‘吾令實(shí)過,悔之何及,多遺 秦 禽?!嗣筮€?!?/p>
(2).即大遷,日至于女紀(jì)之稱?!痘茨献印ぬ煳挠?xùn)》:“﹝日﹞至於鳥次,是謂小還;至於 悲谷 ,是謂餔時(shí);至於女紀(jì),是謂大還?!眳⒁姟?大遷 ”。
(3).大還丹。 唐 李白 《草創(chuàng)大還贈(zèng)柳官迪》詩:“赫然稱大還,與道本無隔。” 唐 馬湘 《詩》之二:“時(shí)人若覓長生藥,對景無心是大還。” 清 馮桂芬 《和朱蘭坡師重游頖宮元韻》:“朗鑒無花推眼老,大還有藥駐顏童?!?/p>
(4).死之婉稱。 宋 樓鑰 《宜人楊氏挽詞》詩:“一昨聞微恙,寧知竟大還?!?/p>
賀鑄名句,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