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安石《垂虹亭》:
三江五湖口,地與天不隔。
日月所蔽虧,東西渺然白。
漫漫浸北斗,浩浩浮南極。
誰投此虹蜺,欲濟兩間厄。
中流雜蜃氣,欄楯相承翼。
初疑神所為,滅沒在頃刻。
晨興坐其上,傲兀至中昃。
猶憐變化功,不謂因人役。
今君持酒漿,談笑顧賓客。
頗夸九州物,壯麗此無敵。
熒煌丹砂柱,璀璨黃金壁。
中家不慮始,助我皆豪殖。
喟予獨感此,剝爛有終極。
改作不可無,還當(dāng)采民力。
注釋參考
虹蜺
亦作“ 虹霓 ”。1.即螮蝀。為雨后或日出、日沒之際天空中所現(xiàn)的七色圓弧。虹蜺常有內(nèi)外二環(huán),內(nèi)環(huán)稱虹,也稱正虹、雄虹;外環(huán)稱蜺,也稱副虹、雌虹或雌蜺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仰視山顛,肅何千千,炫燿虹蜺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嘉遯》:“思眇眇焉若居乎虹霓之端,意飄飄焉若在乎倒景之流?!?魯迅 《熱風(fēng)·隨感錄四十二》:“我們?nèi)绻鶕?jù)神話,說從前某某大仙,曾推著獨輪車在虹霓上走,現(xiàn)在要仿他造一條路,那便無所不可了?!?/p>
(2).舊時以虹蜺色彩艷麗,比喻人的才華藻繪;又以虹蜺為二氣不正之交,象征淫奔、作亂。 宋 范仲淹 《與謝安定屯田書》:“先生胸中之奇,屈盤虹蜺?!?明 許自昌 《水滸記·冥感》:“乞香茗,我因此賣眼傳情,慕虹霓盟心?!?清 顧炎武 《贈推官咸正》詩:“當(dāng)年 關(guān)中 陷,九野橫虹霓?!?/p>
兩間
謂天地之間。指人間。 唐 韓愈 《原人》:“形於上者謂之天,形於下者謂之地,命於其兩間者謂之人。”《宋史·儒林傳五·胡安國》:“愿彊於為善,益新厥德,使信於諸夏,聞於夷狄者,無曲可議,則至剛可以塞兩間,一怒可以安天下矣?!?金 陳賡 《宣宗挽詞》:“儉德高千古,鴻勛際兩間?!?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潛回》:“那時節(jié)立朝綱當(dāng)辯姦,我這里正氣漫漫塞兩間?!?魯迅 《集外集·題<徬徨>詩》:“兩間余一卒,荷戟獨徬徨?!?/p>
王安石名句,垂虹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