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元結(jié)《別何員外》
誰能守清躅,誰能嗣世儒。吾見何君饒,為人有是夫。
黜官二十年,未曾暫崎嶇。終不病貧賤,寥寥無所拘。
忽然逢知己,數(shù)月領(lǐng)官符。猶是尚書郎,收賦來江湖。
人皆悉蒼生,隨意極所須。比盜無兵甲,似偷又不如。
公能獨寬大,使之力自輸。吾欲探時謠,為公伏奏書。
但恐抵忌諱,未知肯聽無。不然且相送,醉歡于坐隅。
注釋參考
奏書
(1). 漢 時在諸侯王國中,臣下向王公陳述意見的文書稱“奏書”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“ 戰(zhàn)國 以前,君臣同書; 秦 漢 立儀,始有表奏,王公國內(nèi),亦稱奏書?!?姚華 《論文后編·目錄上》:“奏之為言進也,於天子曰奏,於王公曰奏書,於公府曰奏記?!?/p>
(2).泛指奏章。 宋 王安石 《王中甫學士挽詞》:“同學 金陵 最少年,奏書曾用牘三千?!?/p>
(3).臣下向君主進呈文書。 唐 元稹 《沂國公魏博德政碑》:“臣拜稽首,退而奏書於陛下?!?/p>
(4).叢辰名。為歲之貴神,主奏記與伺察。一說為水神,是歲君的諫臣。《協(xié)紀辨方書·義例一·奏書》:“《廣圣歷》曰:‘奏書者,歲之貴神也,掌奏記,主伺察?!?曹震圭 曰:‘奏書者,水神也,為歲君之諫臣?!?/p>
元結(jié)名句,別何員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軟件騷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