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魏征《賦西漢》:
受降臨軹道,爭長趣鴻門。
驅(qū)傳渭橋上,觀兵細柳屯。
夜宴經(jīng)柏谷,朝游出杜原。
終藉叔孫禮,方知皇帝尊。
注釋參考
驅(qū)傳
(1).指傳車驛馬。 唐 玄應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三:“驅(qū)傳,謂轉(zhuǎn)次行也?!稜栄拧罚骸A,遽傳也?!?郭璞 曰:‘皆傳車驛馬之名也?!?/p>
(2).駕御驛車。 北周 庾信 《擬詠懷》之十八:“擁節(jié)時驅(qū)傳,乘亭不據(jù)鞍?!?唐 魏徵 《賦西漢》:“驅(qū)傳 渭橋 上,觀兵 細柳屯 ?!?/p>
渭橋
(1).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梁。東、中、西共有三座。 中渭橋 。 秦 時始置,本名 橫橋 。 秦 都 咸陽 , 渭 南有 興樂宮 , 渭 北有 咸陽宮 ,建此橋以通二宮。 漢 更名 渭橋 。《史記·孝文帝本紀》:“ 昌 至 渭橋 ,丞相以下皆迎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《三輔故事》:“ 咸陽宮 在 渭 北, 興樂宮 在 渭 南, 秦昭王 通兩宮之間,作 渭橋 ,長三百八十步。”《水經(jīng)注·渭水》引《三輔黃圖》作“橫橋”。
(2).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梁。東、中、西共有三座。 東渭橋 。 漢景帝 五年建置,故址在今 西安市 東北 灞水 、 涇水 合 渭水 處東側(cè)。 唐 劉希夷 《采?!吩姡骸坝?灞水 曲,步步春水緑……回道 渭橋 東,遙憐樹色同?!?/p>
(3).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梁。東、中、西共有三座。 西渭橋 。 漢 建元 三年建置,因與 長安城 便門 相對,也叫 便橋 或 便門橋 。 唐 名 咸陽橋 ,其時 長安 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別。
觀兵
顯示兵力?!蹲髠鳌ば辍罚骸坝^兵以威諸侯?!薄妒酚洝ぶ鼙炯o》:“﹝ 武王 ﹞東觀兵,至于 盟津 ?!?三國 魏 曹丕 《至廣陵于馬上作》詩:“觀兵臨 江 水,水流何湯湯?!?明 宋濂 《盧龍清隱記》:“不以清為清,不以名為名,是則無所不名。可以治國,可以觀兵,可以脩身,可以延齡?!?/p>
細柳
(1).初生的嫩柳條。《西京雜記》卷四:“ 枚乘 為《柳賦》,其辭曰:‘……階草漠漠,白日遲遲。于嗟細柳,流亂輕絲?!?漢 劉楨 《贈徐干》詩:“細柳夾道生,方塘含清源?!?唐 杜甫 《哀江頭》詩:“江頭宮殿鎖千門,細柳新蒲為誰緑?”
(2).指日落之處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說日》:“儒者論日,旦出 扶桑 ,暮入 細柳 。 扶桑 東方地, 細柳 西方野也?!?/p>
(3).地名。在今 陜西省 咸陽市 西南 渭河 北岸。有 細柳倉 ,即 漢 周亞夫 屯軍處。
(4).見“ 細柳營 ”。
(5).觀名。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西南?!稘h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登 龍臺 ,掩 細柳 ?!?顏師古 注引 郭璞 曰:“觀名也,在 昆明池 南也。”
魏征名句,賦西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