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祖珍《偈三十五首》:
十五日已前,藏身處沒蹤跡。
十五日已后,沒蹤跡處莫藏身。
正當(dāng)十五日,布袋頭開,全身顯露。
不憐鵝護(hù)雪,且喜{左蟲右葛}入冰。
注釋參考
五日
(1).指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,端午節(jié)。 唐 馮贄 《云仙雜記·靈運(yùn)須》:“ 中宗 時, 安樂公主 五日斗百草。” 宋 姜夔 《訴衷情·端午宿合路》詞:“石榴一樹浸溪紅,零落小橋東。五日凄涼心事,山雨打船篷?!?/p>
(2).謂任職不會長久。即將去職。 宋 王禹偁 《公退言懷》詩:“兩衙決事官差我,五日延英詔問誰?”參見“ 五日京兆 ”。
藏身
藏身 (cángshēn) 躲藏;把身體隱蔽起來,不讓人看見 go into hidding;hide oneself 無處藏身蹤跡
蹤跡 (zōngjì) 行動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trace;track;footprint;vestige 不留蹤跡 詭蹤跡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后序》釋祖珍名句,偈三十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