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意隱義眼腫了,筆端有口今見之
出自宋代陳造《謝襄陽陶宰惠靖節(jié)先生編年大本》:
陶翁清節(jié)人可追,陶詩妙處吾所師。
百篇昭昭揭日月,行云流水無定姿。
顛倒后前昧甲子,可忍白璧猶小疵。
三家紀(jì)述互蹖駮,千載傳授仍參差。
遠(yuǎn)孫挺立翁不死,吏隱平挹鄉(xiāng)里兒。
空洞胸襟著今古,遺編訂正當(dāng)屬誰。
扶微擿隱究茫昧,別白蒼黑分毫厘。
翁拔俗心其寓,彼未易識此則遺。
幽意隱義眼腫了,筆端有口今見之。
細(xì)書大字肯及我,故人嘉惠良不貲。
摩挱老眼屏湯熨,欻訝毛孔生涼飔。
歸裝不憂更空匱,招隱正用寬衰遲。
世間報(bào)施有厚薄,自顧壁立謀晨炊。
心期炯炯共一月,未妨相望天之涯。
注釋參考
幽意
(1).幽深的思緒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燈夜和殷長史》:“客子依永夜,寂寞幽意長?!?/p>
(2).幽閑的情趣。 唐 方干 《詹碏山居》詩:“無人會幽意,來往在煙霞?!?dong{1*1}必{1*1}武 《挽陳毅同志》詩:“皓月無幽意,清風(fēng)有激情。”
義眼
假眼。用特定材料制成,代替因失明而被摘除的眼球,借以改善儀容,但不起視覺代償作用。
筆端
筆端 (bǐduān) 指寫文章、寫字、繪畫時(shí)筆的運(yùn)用以及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一一呈諸筆端有口
敢言善辯。《史記·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 孝惠帝 時(shí), 呂太后 用事,欲王諸 呂 ,畏大臣有口者。”《漢書·陸賈傳》引此文, 顏師古 注曰:“有口,謂辯士?!薄赌鲜贰な捗憘鳌罚骸?脩 中直兵參軍 陳晷 甚勇有口,求為覘候,見獲,以辭烈被害?!?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內(nèi)臣職掌紀(jì)略》:“又 姜淮 者,少年有口。值 殷太史 士瞻 教書,偶不在室, 淮 戴其紗帽,束其帶,正在室中搖擺作勢, 殷 猝至, 淮 不知帶插橫解法, 殷 不懌。 淮 曰:‘師父還繫玉帶哩,此銀帶何足貴?’ 殷 笑而釋之。”
陳造名句,謝襄陽陶宰惠靖節(jié)先生編年大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