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元吉《端午日張園分題》:
輦路逢端午,今年始賜休。
不知人世暑,還有水軒秋。
花氣晴薰坐,湖光晚逼舟。
明朝又奔走,賸作片時留。
注釋參考
輦路
天子車駕所經(jīng)的道路。《文選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輦路經(jīng)營,脩除飛閣?!?李善 注:“輦路,輦道也。” 宋 陸游 《韓太傅生日》詩:“珥貂中使傳天語,一片驚塵飛輦路?!?張懷奇 《頤和園詞》:“輦路生禾思故宮,山家獻(xiàn)麥悲新餅。”
端午
(1).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日。我國傳統(tǒng)的民間節(jié)日。亦以紀(jì)念相傳于是日自沉 汩羅江 的古代愛國詩人 屈原 ,有裹粽子及賽龍舟等風(fēng)俗?!冻鯇W(xué)記》卷四引 晉 周處 《風(fēng)土記》:“仲夏端午,烹鶩角黍?!?南朝 梁 吳均 《續(xù)齊諧記·五花絲粽》:“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羅水 , 楚 人哀之,至此日,以竹筒子貯米,投水以祭之……今世五月五日作粽,并帶棟葉五色絲,皆 汨羅 遺風(fēng)也?!?南朝 梁 宗懔 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……採艾以為人,懸門戶上,以禳毒氣?!?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端午》:“古時端午亦用五月內(nèi)第一午日,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以五月丙午遣太尉,又《論衡》曰,‘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時鑄陽燧’,是午節(jié)宜用午日或丙日,后世專用五日,亦誤。按《周官·壺涿氏》‘午貫象齒’ 鄭 注:‘午故書為五’,然則午五本通用……后世以五月五日為午節(jié),蓋午五相通之誤。”
(2).泛指農(nóng)歷每月初五日。 宋 洪邁 《容齋隨筆·八月端午》:“ 唐玄宗 以八月五日生,以其日為千秋節(jié)。 張説 《上大衍歷序》云:‘謹(jǐn)以 開元 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(xiàn)之?!短祁惐怼酚?宋璟 《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(jié)表》云:‘月惟仲秋,日在端午?!粍t凡月之五日,皆可稱端午也。”
年始
一年之始,歲首。
出處: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 始皇 推終始五德之傳,以為周得火德, 秦代周德,從所不勝。方今水德之始,改年始,朝賀皆自十月朔?!?nbsp;
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 周以建子之月為正, 秦 以建亥之月為正,故其年始用十月而朝賀?!?
賜休
請皇帝準(zhǔn)予辭官退休。 明 焦竑 《玉堂叢語·寵遇》:“ 張益 故廬被災(zāi),手疏於朝,稱‘老母守志,孤臣違養(yǎng),弱弟相依,以供朝夕。而不戒於火,以燬先人之遺,以傷母氏之心,皆臣不孝所致。愿賜休終養(yǎng)。’” 清 厲鶚 《邵文莊公溫硯為西疇作》詩:“范以金從革,湯沐合賜休?!?/p>
韓元吉名句,端午日張園分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