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我梁山馬首回。
出自宋朝虞剛簡(jiǎn)《南鄉(xiāng)子》
兒有掌中杯。但把歸期苦苦催。奕世衣冠仍上第,公臺(tái)。元自詩(shī)書里面來(lái)。秋色為渠開。先我梁山馬首回。猿鶴莫輕窺蕙帳,驚猜。抬步歸休亦樂(lè)哉。
注釋參考
梁山
(1).山名。在今 陜西省 韓城市 境。《詩(shī)·大雅·韓奕》:“奕奕 梁山 ,維 禹 甸之?!?鄭玄 箋:“ 梁山 ,今 左馮翊 夏陽(yáng) 西北?!薄洞呵铩こ晒迥辍罚骸?梁山 崩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 梁山 ,在 馮翊 夏陽(yáng)縣 西北。”
(2).山名。在今 陜西省 乾縣 境?!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癌z 大王 ﹞去 邠 ,踰 梁山 ,邑於 岐山 之下居焉。”
(3).山名。在今 山東省 東平縣 境。其上有 宋江寨 ,其下有 梁山泊 ?!稘h書·梁孝王劉武傳》:“北獵 梁山 ,有獻(xiàn)牛,足上出背上, 孝王 惡之?!卑矗妒酚洝ち盒⑼跏兰摇纷鳌傲忌健?,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《括地志》云‘ 梁山 在 鄆州 壽張縣 南三十五里’,即獵處也。”《初學(xué)記》卷六引 晉 袁宏 《北征賦》:“於是背 梁山 ,截 汶 波?!?/p>
(4).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和縣 、 當(dāng)涂縣 兩縣之間。 和縣 境者曰 西梁山 ; 當(dāng)涂縣 境者為 東梁山 ,原名 博望山 。二山隔 江 對(duì)峙如門闕,故亦名 天門山 ?!端螘ば⑽涞奂o(jì)》:“﹝ 大明 七年﹞於 博望 、 梁山 立雙闕?!?唐 李白 《天門山銘》:“ 梁山 、 博望 ,關(guān)扃 楚 濱,夾據(jù)洪流,實(shí)為 吳 津。”
(5).山名。在今 陜西省 南鄭縣 境?!段倪x·張載<劍閣銘>》:“巖巖 梁山 ,積石峩峩?!?李善 注引 揚(yáng)雄 《益州箴》“巖巖 岷山 ,古曰 梁州 。”按,此 梁州 為山名。
(6).山名。在今 四川省 劍閣縣 境。又名 劍門山 。
馬首
(1) [head of a horse]∶馬頭
(2) [head of the general's horse as guide]∶指作戰(zhàn)時(shí)主將的馬首所向
馬首裂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瞻余馬首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馬的頭?!秲x禮·士喪禮》:“君至,主人出迎于外,門外見馬首,不哭。” 唐 韓愈 《過(guò)鴻溝》詩(shī):“誰(shuí)勸君王回馬首,真成一擲賭乾坤?!?/p>
(2).馬的前面。 唐 李德裕 《次柳氏舊聞》:“ 元宗 始入 斜谷 也……知頓使給事中 韋倜 於墅中得新熟酒一壺,跪獻(xiàn)於馬首者數(shù)四?!?/p>
(3).馬首所向。指策馬前進(jìn)。 晉 趙至 《與嵇茂齊書》:“鳴鷄戒旦,則飄爾晨征,日薄西山,則馬首靡託?!?明 張以寧 《有感》詩(shī):“馬首 桓州 又 懿州 ,朔風(fēng)秋冷黑貂裘?!?/p>
(4).所騎的馬。借以敬稱他人。 唐 戴叔倫 《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》詩(shī):“馬首先春至,人心比歲和。” 宋 蘇軾 《與韓昭文》:“邊徼往還,從者殊勞,日望馬首,但迂拙動(dòng)成罪戾,恐不能及見公之還而去耳?!?/p>
(5).指蠶。 元 王惲 《玉堂嘉話》卷六:“蠶為馬首?!眳⒁姟?馬頭娘 ”。
虞剛簡(jiǎn)名句,南鄉(xiāng)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趣圖填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