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補(bǔ)之《訴衷情(同前)》:
小園過午,便覺涼生翠柏。
戎葵閑出墻紅,萱草靜依徑綠。
還是去年,浮瓜沈李,追涼故繞池邊竹。
小筵促。
忽憶楊梅正熟。
下山南畔,畫舸笙歌逐。
愁凝目。
使君彩筆,佳人錦字,斷弦怎續(xù)。
盡日欄干曲。
注釋參考
還是
還是 (háishi) 表示行為、動(dòng)作或狀態(tài)保持不變,或不因上文所說(shuō)的情況而改變 盡管發(fā)生了以前的事或以qian{1|1}考慮過,仍要 nevertheless;still 今天咱們還是裝運(yùn)木料 仍然,照樣 all the same 多年不見,他還是那么年輕 提議“是否這樣”之意 had better 你還是帶上雨衣為好 在可供選擇的東西、狀況或過程中的挑選 or 你去,還是他去 另一方面 withal 雖然嗓音嘶啞而聒耳,但她還是有著一股吸引人的熱情去年
去年 (qùnián) 上一年 last year 我從去年辭帝京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詩(shī)浮瓜沈李
亦作“ 浮瓜沉李 ”。語(yǔ)出 三國(guó) 魏 曹丕 《與朝歌令吳質(zhì)書》:“浮甘瓜於清泉,沉朱李於寒水?!敝^以寒泉洗瓜果解渴。后因以“浮瓜沉李”代指消夏樂事。 宋 蘇軾 《答蘇伯固書》之四:“大盆如命取去,為暑中浮瓜沉李之一快也?!?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(mèng)華錄·是月巷陌雜賣》:“都人最重三伏,蓋六月中別無(wú)時(shí)節(jié),往往風(fēng)亭水榭,峻宇高樓,雪檻冰盤,浮瓜沉李……通夕而罷?!?明 王雅宜 《步步嬌·初夏題情》套曲:“記昔日歡娛在畫堂,今日里浮瓜沉李沒心想。”
追涼
亦作“ 追涼 ”。乘涼;納涼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和晉安王薄晚逐涼北樓回望應(yīng)教》:“向夕紛喧屏,追涼飛觀中?!?唐 杜甫 《羌村》詩(shī)之二:“憶昔好追涼,故繞池邊樹。” 清 洪昇 《長(zhǎng)生殿·聞樂》:“恰纔的追涼后雨困云淹,暢好是酣眠處粉膩黃黏?!?/p>
見“ 追涼 ”。
晁補(bǔ)之名句,訴衷情(同前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火柴人幫派亂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