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君如寶玉,百火不一爍
出自宋代晁說之《說之方憂韓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傳視送陳州》:
渡江慎且無,登樓戒亦莫。
有如鶴乘軒,便類燕巢幕。
此君如寶玉,百火不一爍。
又復(fù)如衢樽,醉不謝所酌。
注釋參考
此君
《晉書·王徽之傳》:“﹝ 徽之 ﹞嘗寄居空宅中,便令種竹?;騿柶涔?, 徽之 但嘯詠指竹曰:‘何可一日無此君邪!’”后因作竹的代稱。 唐 岑參 《范公叢竹歌》:“此君託根幸得地,種來幾時(shí)聞已大?!?唐 白居易 《東樓竹》詩:“樓上夜不歸,此君留我宿。” 宋 蘇軾 《於潛僧綠筠軒》詩:“若對(duì)此君仍大嚼,世間那有 揚(yáng)州 鶴?” 宋 姜夔 《念奴嬌·謝人惠竹榻》詞:“梅風(fēng)吹溽,此君直恁清苦?!?/p>
寶玉
珍貴的玉。《春秋·定公八年》:“盜竊寶玉大弓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此寶玉大弓,必是國之重寶,歷世掌之?!薄俄n非子·和氏》:“悲夫?qū)氂穸}之以石,貞士而名之以誑?!?唐 薛調(diào) 《無雙傳》:“繒綵寶玉之贈(zèng),不可勝紀(jì)?!薄对贰な雷婕o(jì)六》:“ 王孝忠 等以罪名往 八答山 採寶玉自效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一回:“ 士隱 接了看時(shí),原來是塊鮮明美玉,上面字跡分明,鎸著‘通靈寶玉’四字?!?/p>
不一
不一 (bùyī) 不一致,不相同 differ 意見不一 有差異,質(zhì)量不同 vary 質(zhì)量不一 舊時(shí)書信末尾用語,表示不一一詳說 phrase used at the end of letters,indicating that many things have been left unsaid晁說之名句,說之方憂韓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傳視送陳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