仗玉爐金鼎,巨火烹煎
出自元代王處一《滿庭芳 贈(zèng)廣陵鎮(zhèn)散人》:
圣訣仙方,玄機(jī)玄理,無文口口相傳。
幸蒙師誨,說破未生前。
默把周天斡運(yùn),見參羅、萬象推遷。
成造化,真龍真虎,真汞與真鉛。
黃庭交會(huì)處,五行顛倒,八卦穿連。
仗玉爐金鼎,巨火烹煎。
九轉(zhuǎn)功夫數(shù)足,丹成也、陰盡陽全。
長生道,非遙非近,非缺亦非圓。
注釋參考
玉爐
亦作“ 玉鑪 ”。 1.熏爐的美稱。 唐 胡杲 《七老會(huì)》詩:“霜鬢不嫌杯酒興,白頭仍愛玉爐熏?!?后蜀 毛文錫 《虞美人》詞:“玉鑪香暖頻添炷,滿地飄輕絮。” 宋 李清照 《浣溪沙》詞:“淡蕩春光寒食天,玉爐沉水裊殘煙,夢回山枕隱花鈿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玉連環(huán)影》詞:“掩屏山,玉爐寒,誰見兩眉愁聚,倚闌干。”
(2).道家煉丹爐。 唐 呂巖 《敲爻歌》:“鉛初就,汞初生,玉爐金鼎未經(jīng)烹?!?唐 呂巖 《七言》詩之四七:“擺撼乾坤金劍吼,烹煎日月玉爐紅?!?/p>
金鼎
(1).黃金炊具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金鼎玉杯,銀樽珠襦之寶,皆以送女?!?/p>
(2).為鼎類炊具的美稱。 宋 陳師道 《滿庭芳·詠茶》詞:“華堂靜,松風(fēng)竹雪,金鼎沸湲潺?!?/p>
(3).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淮南王》詩:“琉璃作盌牙作盤,金鼎玉匕合神丹?!?唐 聶夷中 《訪嵩陽道士不遇》詩:“先生五岳游,文焰滅金鼎?!?唐 呂巖 《漁父·神異》詞:“金鼎內(nèi),迴朦朧。換骨添筋處處通?!?/p>
(4).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(shù)。 唐 李白 《避地司空原言懷》詩:“傾家事金鼎,年貌可長新。” 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訪俠》:“愿棄了升斗微官,早學(xué)那刀圭金鼎?!?/p>
(5).指九鼎。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,奉為傳國之寶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 夏 鑄九牧之金鼎,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?!薄侗饼R書·文苑傳·顏之推》:“旄頭翫其金鼎,典午失其珠囊?!焙笠嘤靡杂髦竾以纵o大臣。 宋 曾鞏 《送沉諫議》詩:“金鼎鹽梅須大用,九霄應(yīng)已夢儀刑?!?元 李獻(xiàn)卿 《劉寓叔先生挽詩》:“便調(diào)金鼎佐無為,鳳池坐數(shù) 汾陽 考?!?/p>
(6).鼎形的金香爐?!都t樓夢》第七六回:“香篆銷金鼎,脂冰膩玉盆。”
烹煎
燒煮,烹飪。 宋 蘇軾 《豆粥》詩:“又不見 金谷 敲冰草木春,帳下烹煎皆美人?!?宋 李覯 《閔雨》詩:“ 咸池 煗水不敢沃, 陽侯 失色愁烹煎?!?/p>
王處一名句,滿庭芳 贈(zèng)廣陵鎮(zhèn)散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