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逢《題馬洲書院》:
蝌蚪秦皆廢,靈光魯獨(dú)存。
豆籩漂海國,丹雘暗淮村。
苔蘚花侵礎(chǔ),蒲蘆葉擁門。
青春深霧潦,白日老乾坤。
德化三王并,威儀百代尊。
郊麟初隱遁,野兕遂崩奔。
先輩俱冥漠,諸生罷講論。
斷編塵樹冷,遺像網(wǎng)蟲昏。
盡變衣冠俗,終歸禮義源。
江南游學(xué)士,瞻拜敢忘言。
注釋參考
衣冠
衣冠 (yīguān) 衣服和禮帽 clothes and hat 服飾 dress 衣冠不整 指紳士,借指禮教、斯文 gentle 衣冠之弟終歸
終歸 (zhōngguī) 到底;畢竟 after all;in the end 他們終歸還是決定從陸路走禮義
禮義 (lǐyì) 奴隸社會(huì)和封建社會(huì)的等級制度,以及與此相適應(yīng)的一套禮節(jié)儀式即為禮,合于這些的做法即為義 rite and morality to carry out in the feudalist society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王逢名句,題馬洲書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