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盡歲陰催,春歸物華證。
出自唐朝孫逖《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(zhǎng)》
拜郎登省闥,奉使馳車乘。遙瞻使者星,便是郎官應(yīng)。
臺(tái)妙時(shí)相許,皇華德彌稱。二陜聽風(fēng)謠,三秦望形勝。
此中暌益友,是日多詩(shī)興。寒盡歲陰催,春歸物華證。
注釋參考
歲陰
(1).古代以干支紀(jì)年,十二支叫作“歲陰”。《史記·歷書》“焉逢攝提格 太初 元年” 唐 司馬貞 索隱引《爾雅·釋天》:“歲陰者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支是也。”《通志·總序》:“ 太史公 紀(jì)年以六甲,后之紀(jì)年者以六十甲,或不用六十甲,而用歲陽、歲陰之名?!?章炳麟 《訄書·訂文》附《正名雜義》:“又若事物名號(hào),合用數(shù)言,歲陽,歲陰,義則難解。”
(2).太歲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以攝提格歲:歲陰左行在寅,歲星右轉(zhuǎn)居丑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太歲在寅,歲星正月晨出東方?!?錢大昕 考異:“歲陰者,太陰也?!痹敗?太歲 ”。
(3).歲暮,年底。 北周 庾信 《歲晚出橫門》詩(shī):“年華改歲陰,游客喜登臨?!?唐太宗 《除夜》詩(shī):“歲陰窮暮紀(jì),獻(xiàn)節(jié)啟新芳?!?唐 皇甫冉 《送令狐明府》詩(shī):“行當(dāng)臘侯晚,共惜歲陰殘?!?/p>
春歸
(1).春天來臨。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詞》之四:“玉樹春歸日,金宮樂事多?!?唐 李山甫 《賀邢州盧員外》詩(shī):“春歸鳳沼恩波暖,曉入鴛行瑞氣寒?!?唐 滕邁 《春色滿皇州》詩(shī):“藹藹復(fù)悠悠,春歸十二樓?!?/p>
(2).春去;春盡。 唐 白居易 《送春》詩(shī):“三月三十日,春歸日復(fù)暮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清平樂》詞之一:“春歸何處?寂寞無行路?!?宋 辛棄疾 《杏花天·無題》詞:“有多少、鶯愁蝶怨;甚夢(mèng)里、春歸不管?!?/p>
(3).春時(shí)回來。 唐 李白 《南流夜郎寄內(nèi)》詩(shī):“北雁春歸看欲盡,南來不得 豫章 書?!?唐 李嘉祐 《送張惟儉秀才入舉》詩(shī):“春歸定得意,花送到東中?!?/p>
物華
(1).自然景物。 南朝 梁 柳惲 《贈(zèng)吳均》詩(shī)之一:“離念已鬱陶,物華復(fù)如此?!?唐 杜甫 《曲江陪鄭南史飲》詩(shī):“自知白髮非春事,且盡芳樽戀物華。” 宋 柳永 《八聲甘州》詞:“是處紅衰翠減,苒苒物華休?!?清 金農(nóng) 《游竇氏別圃》詩(shī):“駘蕩春游戀物華,已忘寄跡在天涯?!?/p>
(2).物的精華。參見“ 物華天寶 ”。
孫逖名句,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(zhǎ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