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崔涂《讀段太尉碑》:
憤激計潛成,臨危豈顧生。
只空持一笏,便欲碎長鯨。
國已酬徽烈,家猶聳義聲。
不知青史上,誰可計功名。
注釋參考
一笏
(1).笏為古代朝會時所執(zhí)的手板,長方形。后因以一笏表示物之狹長者。 元 迺賢 《深竹堂》詩:“一笏清涼地,森森萬玉齊?!?/p>
(2).古稱銀五十兩為一笏,相當于一錠。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幽怪傳疑》:“出銀一笏,曰:‘以此相酬?!杂櫠ァ!薄豆沤裥≌f·張舜美燈宵得麗女》:“二人復訪 大慈庵 ,賜尼師金一笏?!?/p>
長鯨
(1).大鯨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長鯨吞航,修鯢吐浪?!薄杜f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長鯨擊水, 天吳 覆舟。” 宋 陸游 《長歌行》:“人生不作 安期生 ,醉入 東海 騎長鯨?!?/p>
(2).喻巨寇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敘事》:“論逆臣則呼為問鼎,稱巨寇則目以長鯨?!?唐 黃滔 《明皇回駕經(jīng)馬嵬坡賦》:“長鯨入鼎兮中原,六龍迴轡兮 蜀 門?!?明 王世貞 《綱鑒會纂·梁元帝》:“ 淮海 長鯨,雖云授首, 襄陽 短狐,未全革面?!?/p>
崔涂名句,讀段太尉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