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維《潁橋路中別曼叔》:
磷磷清潁流,中截兩崖斷。
架橋在城底,斗出曠平漫。
陰風(fēng)無邊來,左右篷驚轉(zhuǎn)。
我得感時(shí)節(jié),跋馬重為戀。
雖非遠(yuǎn)別戚,所恨良會(huì)散。
卻想置酒地,松陰野色晚。
注釋參考
架橋
架橋 (jiàqiáo) 構(gòu)成或使其表現(xiàn)為橋的形式或狀態(tài) bridging;put up a bridge;build (erect,span) a bridge平漫
(1).平坦廣遠(yuǎn)。《宋書·禮志五》:“地域平漫,迷於東西,造立此車(指南車),使常知南北?!?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黃山谷詩》:“《陳后山詩話》謂‘ 魯直 學(xué) 杜 過於求奇,不如 杜 之遇物而奇也。三江五湖,平漫千里,因風(fēng)石乃奇耳。’”
(2).謂平庸浮淺。舊題 宋 尤袤 《全唐詩話·黃頗》:“ 黃頗 以洪奧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載, 劉纂 以平漫子弟而折丹桂?!?/p>
(3).浸蝕剝落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臺(tái)靜農(nóng)》:“倘石刻原已平漫,則雖圖像模胡,固仍在‘可觀’之列耳?!?/p>
韓維名句,潁橋路中別曼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散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