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佚名《妾薄命》:
自從離別守空閨,遙聞征戰(zhàn)赴云梯。
夜夜思君遼海北,。
年年棄妾渭橋西。
陽春白日照空暖,紫燕銜花向庭滿。
。
彩鸞琴里怨聲多,飛鵲鏡前妝梳斷。
誰家夫婿不從征,。
應是漁陽別有情。
莫道紅顏燕地少,家家還似洛陽城。
。
旦逐新人殊未歸,還令秋至夜霜飛。
北斗星前橫旅雁,。
南樓月下?lián)v寒衣。
夜深聞雁腸欲絕,獨坐縫衣燈又滅。
。
暗啼羅帳空自憐,夢度陽關向誰說。
每憐容貌宛如神,。
如何薄命不如人。
待君朝夕燕山至,好作明年楊柳春。
注釋參考
年年
年年 (niánnián) 每年 every year;year after year 年年豐收 念橋邊紅芍,年年知為誰生?!巍?姜夔《揚州慢》 年年歲歲?!猍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棄妾
被棄之妾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山行見孤桐》詩:“棄妾望掩淚,逐臣對撫心。”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何生姬人有怨》詩:“逐臣與棄妾,零落心可知。” 唐 李白 《白頭吟》:“覆水再收豈滿杯?棄妾已去難重回?!?/p>
渭橋
(1).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梁。東、中、西共有三座。 中渭橋 。 秦 時始置,本名 橫橋 。 秦 都 咸陽 , 渭 南有 興樂宮 , 渭 北有 咸陽宮 ,建此橋以通二宮。 漢 更名 渭橋 ?!妒酚洝ば⑽牡郾炯o》:“ 昌 至 渭橋 ,丞相以下皆迎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《三輔故事》:“ 咸陽宮 在 渭 北, 興樂宮 在 渭 南, 秦昭王 通兩宮之間,作 渭橋 ,長三百八十步?!薄端涀ⅰの妓芬度o黃圖》作“橫橋”。
(2).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梁。東、中、西共有三座。 東渭橋 。 漢景帝 五年建置,故址在今 西安市 東北 灞水 、 涇水 合 渭水 處東側。 唐 劉希夷 《采?!吩姡骸坝?灞水 曲,步步春水緑……回道 渭橋 東,遙憐樹色同。”
(3). 漢 唐 時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梁。東、中、西共有三座。 西渭橋 。 漢 建元 三年建置,因與 長安城 便門 相對,也叫 便橋 或 便門橋 。 唐 名 咸陽橋 ,其時 長安 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別。
佚名名句,妾薄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模擬激光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