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蒲松齡《紅毛氈》:
紅毛國,舊許與中國相貿(mào)易,邊帥見其眾,不許登岸。
紅毛人固請賜一氈地足矣。
帥思一氈所容無幾,許之。
其人置氈岸上,但容二人,拉之容四五人。
且拉且登,頃刻氈大畝許,已登百人矣。
短刃并發(fā),出于不意,被掠數(shù)里而去。
注釋參考
頃刻
頃刻 (qǐngkè) 片刻;表示行動或事情在極短的時間內(nèi)完成,相當(dāng)于“一會兒” in a moment 菀枯頃刻?!灿ⅰ澈振憷柚?、 嚴(yán)復(fù)譯《天演論》 頃刻兩斃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狼三則》 一陣風(fēng)過,江面上頃刻間掀起了巨浪百人
(1).滿百人的概數(shù)?!秶Z·吳語》:“陳士卒百人,以為徹行。” 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而宗室有文者,必限以小縣之宰;有武者,必置於百人之上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“給九旒鑾輅,黃屋左纛……虎賁班劒百人?!?/p>
(2).山名。在今 湖北省 漢陽縣 西南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三》:“ 江水 左逕 百人山 南,右逕 赤壁山 北?!?/p>
蒲松齡名句,紅毛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