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宋之問《晚泊湘江》:
五嶺恓惶客,三湘憔悴顏。
況復(fù)秋雨霽,表里見衡山。
路逐鵬南轉(zhuǎn),心依雁北還。
唯馀望鄉(xiāng)淚,更染竹成斑。
注釋參考
五嶺
五嶺 (wǔlǐng) 指在湖南、江西南部和廣西、廣東北部交界處的越城嶺、都龐嶺、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 the Five Ridges恓惶
(1).忙碌不安貌。 唐 李白 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 白 孤劍誰託,悲歌自憐,迫於恓惶,席不暇暖?!?宋 歐陽修 《投時(shí)相書》:“抱關(guān)擊柝,恓惶奔走, 孟子 之 戰(zhàn)國 , 揚(yáng)雄 之 新 室,有不幸其時(shí)者矣?!?/p>
(2).悲傷貌?!杜f唐書·李重福傳》:“天下之人,聞?wù)邽槌剂魈?;況陛下慈念,豈不愍臣恓惶?”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簡盧陟》詩:“恓惶戎旅下,蹉跎 淮 海濱?!?元 高文秀 《黑旋風(fēng)》第三折:“閣不住兩眼恓惶淚,俺哥哥含冤負(fù)屈有誰知?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姑婦相逢》:“當(dāng)此際不覺恓惶,骨肉相看惆悵?!?王老九 《張老漢賣馀糧》詩:“揭開瓦甕沒米面,你常恓惶娃叫喚。”
三湘
(1). 湖南 湘鄉(xiāng) 、 湘潭 、 湘陰 (或 湘源 ),合稱 三湘 。見《太平寰宇記·江南西道十四·全州》。但古人詩文中的 三湘 ,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區(qū)。 唐 李白 《江夏使君叔席上贈(zèng)史郎中》詩:“昔放 三湘 去,今還萬死餘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圣符弟之任蘄水丞》詩之四:“廿載流移復(fù), 三湘 轉(zhuǎn)運(yùn)長?!?/p>
(2).指 沅湘 、 瀟湘 、 資湘 。 晉 陶潛 《贈(zèng)長沙公族祖》詩:“遙遙三 湘 ,滔滔九江?!?陶澍 集注:“ 湘水 發(fā)源會(huì) 瀟水 ,謂之 瀟湘 ;及至 洞庭 陵子口 ,會(huì) 資江 謂之 資湘 ;又北與 沅水 會(huì)於湖中,謂之 沅湘 ?!?明 徐楨卿 《送盛斯徵赴長沙》詩:“蠻中瘴遠(yuǎn)三 湘 水,江畔春逢十月花?!?/p>
(3).指 湖南 。 陳毅 《岳麓山頂眺望》詩:“ 岳麓山 頭任我行, 三湘 眼底絶風(fēng)神?!?/p>
悴顏
憔悴的臉色。 晉 劉伶 《北芒客舍》詩:“陳醴發(fā)悴顏,色歈暢真心。”
宋之問名句,晚泊湘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