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沈剛孫《酹江月/念奴嬌》:
我來訪古。
把塵襟、都付一聲鳴櫓。
笑把瑤觴波浩蕩,卻憶長鯨吞吐。
坐挹高風,骨清毛冷,不作囂塵語。
客星何在,謾留遺像江渚。
試問澤畔羊裘,當時何事,笑禹弇宮武。
金印貂禪誰不愛,只為漢顏巢許。
幸有高臺,較他箕潁,未肯輕輸與。
酒酣長嘯,翩然誰共飛舉。
注釋參考
塵襟
世俗的胸襟。 唐 黃滔 《寄友人山居》詩:“茫茫名利內,何以拂塵襟。” 元 王德信 《集賢賓·退隱》套曲:“zi{1~1}焚香下簾清坐久,閑把那絲桐一奏,滌塵襟消盡了古今愁?!?謝無量 《春日寄懷馬一浮》詩:“愿持千里意,聊為豁塵襟?!?/p>
鳴櫓
亦作“ 鳴艣 ”。搖櫓聲。借指船行。 宋 王安石 《題朱郎中白都莊》詩:“藜杖聽鳴艣,籃輿看種田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倪文舉奉常將歸東林》詩:“相過得得款溪門,雪夜前村聽鳴櫓。” 宋 陸游 《航?!吩姡骸俺贸眮y鳴艣,過磧細扶柁?!?明 劉基 《彭澤阻風》詩:“不寐殘缸猶閃滅,動情鳴櫓數啞謳?!?/p>
沈剛孫名句,酹江月/念奴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