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不食官粟,亦令登敵樓
出自宋代方回《六月二十二日守陴百姓始下城》:
本不食官粟,亦令登敵樓。
鳴桴木杪急,傳箭夜深愁。
暗躡蛇纏膝,塵搔虱滿頭。
傳聞賊寨破,今日得歸休。
注釋參考
不食
(1).不吃。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吾嘗終日不食?!薄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鳌罚骸疤笈?,不食?!?/p>
(2).指不食之地。 唐 柳宗元 《連州司馬凌君權(quán)厝志》:“是州之南,有大岡不食,吾甚樂焉,子其以是葬吾。”詳“ 不食之地 ”。
官粟
官府的谷物。《詩·小雅·甫田》“我取其陳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所以紓出官粟之蓄積久滯者,待秋收,然后取民新穀以納官也?!?宋 蘇軾 《和叔盎畫馬次韻》:“駑駘飽官粟,未受一洗空?!薄端问贰ろn億傳》:“ 益州 歲出官粟六萬石,振糶貧民?!?/p>
敵樓
城墻上御敵的城樓。也叫譙樓。 宋 曾鞏 《瀛州興造記》:“迺筑新城,方十五里,高廣堅壯,率加於舊,其上為敵樓、戰(zhàn)屋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西有 黃河 東 華岳 ,乳口敵樓沒與高,仿佛來到云霄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羅剎海市》:“少時,抵城下,視墻上磚,皆長與人等。敵樓高接云漢?!?何垠 注:“敵樓,城上守御之樓,即《唐書·馬燧傳》所謂譙櫓,俗云譙樓也?!?/p>
方回名句,六月二十二日守陴百姓始下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