擔(dān)血僮破領(lǐng),鞍汗馬濡膊
出自宋代文同《大熱過散關(guān)因寄里中友人》:
六月日正午,大暑若沸鑊。
時行古關(guān)道,十步九立腳。
煙云炙盡散,樹木曬欲落。
喉鼻喘不接,齒舌津?qū)液浴?br>擔(dān)血僮破領(lǐng),鞍汗馬濡膊。
幽坑困猿狖,密莽渴鳥雀。
至此因自謂,胡為就名縛。
所利緣底物,奔走冒炎惡。
塵心日夜迫,欲住不能略。
因念吾故園,左右悉林薄。
昔我未第時,此有文酒樂。
長松借高陰,飛瀑與清濯。
層崖對僧詠,大石引客酌。
畏景雖赫然,無由此流爍。
于今只夢想,欲往途路邈。
所效殊未立,期歸尚誰約。
徒爾發(fā)短歌,西首謝巖壑。
注釋參考
汗馬
[achievement in war;war exploits;one's contributions in work] 原指立的戰(zhàn)功。后泛指工作中作出貢獻(xiàn)
棄私家之事,而必汗馬之勞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
矢石之難,汗馬之勞。此復(fù)受次賞。——《史記·晉世家》
蔡氏當(dāng)先有汗馬功勞,不可令其無后。——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報(bào)仇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戰(zhàn)馬奔走而出汗。喻指勞苦征戰(zhàn)?!侗笔贰び钗馁F傳》:“男兒當(dāng)提劍汗馬以取公侯,何能為博士也!” 唐 杜甫 《收京》詩之三:“汗馬收宮闕,春城鏟賊壕。”亦借指戰(zhàn)功。 元 楊梓 《敬德不伏老》第二折:“這一位老將軍,姓 秦 字 叔寶 ,自降 唐 以來,與國家東蕩西除,南征北討,多有功勛,甚有汗馬。”參見“ 汗馬之勞 ”。
(2).駿馬。亦指戰(zhàn)馬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日出東南隅行》:“寶劒垂玉貝,汗馬飾金鞍?!?唐 劉濟(jì) 《出塞曲》:“汗馬牧秋月,疲兵臥霜風(fēng)?!?明 張煌言 《代內(nèi)人獄中有寄》詩:“知君馳汗馬,豈敢怨紅顏?!?清 孫致彌 《秋感》詩:“一戰(zhàn)龍旂勞汗馬,廿年貝錦怨藏弓?!?/p>
文同名句,大熱過散關(guān)因寄里中友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