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洪子大《浪淘沙》
上苑又春殘。櫻顆如丹。明光宮里水晶盤。想得退朝花底散,宣賜千官。往事記金鑾。荔子難攀。多情更有酪漿寒。蜀客筠籠相贈處,愁憶長安。
注釋參考
蜀客
(1).指旅居在外的 蜀 人。 唐 劉禹錫 《竹枝詞》之四:“日出三竿春霧消,江頭 蜀 客駐蘭橈?!?唐 雍陶 《聞杜鵑》詩:“ 蜀 客春城聞 蜀 鳥,思歸聲引未歸心?!?宋 蘇軾 《莘老葺天慶觀小園》詩:“ 蜀 客南游家最遠, 吳 山寒盡雪先晞。”
(2).海棠的別名。 宋 姚寬 《西溪叢語》卷上:“海棠為蜀客?!?/p>
(3).指 漢 司馬相如 。 相如 為 蜀郡 人,故稱。 前蜀 韋莊 《乞彩箋歌》:“ 蜀客 才多染不供, 卓文 醉后開無力?!?/p>
筠籠
(1).罩在火爐上的竹籠。 北周 庾信 《對燭賦》:“蓮帳寒檠窗拂曙,筠籠熏火香盈絮。” 倪璠 注:“筠籠,竹火籠也?!?/p>
(2).竹籃之類盛器。 唐 杜甫 《野人送朱櫻》詩:“ 西蜀 櫻桃也自紅,野人相贈滿筠籠?!?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十七:“ 洛中 三月牡丹開,都人士女載酒爭出,抵暮游花市,以筠籠賣花,雖貧者亦戴花飲酒相樂。故 王平甫 詩曰:‘風暄翠幕春沽酒,露濕筠籠夜賣花?!?清 孫枝蔚 《詠櫻桃》詩:“愛看筠籠滿,愁登綺席遲?!?/p>
(3).指箱篋之類盛器。 郁達夫 《志亡兒耀春之殤》詩之四:“收取生前兒戲具,筠籠從此不開箱。”
(4).鳥籠。 唐 杜牧 《為人題贈》詩之一:“蘭徑飛蝴蝶,筠籠語翠襟。” 馮集梧 注:“ 禰衡 《鸚鵡賦》:‘緑衣翠衿。’又:‘閉以雕籠?!?/p>
贈處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 子路 去 魯 ,謂 顏淵 曰:‘何以贈我?’……﹝ 顏淵 ﹞謂 子路 曰:‘何以處我?’”后以“贈處”為朋友分別時互贈勉勵之言的典故。 宋 司馬光 《送李揆之推官序》:“古者朋友將別,必有言以相贈與處也。近世多為之序,序者其亦贈處之道歟。然世俗失之,往往崇虛辭,相嘆譽,曾無一言以為規(guī),是豈昔人贈處之道哉!”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洪子大名句,浪淘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