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白《古風其五》:
太白何蒼蒼。
星辰上森列。
去天三百里。
邈爾與世絕。
中有綠發(fā)翁。
披云臥松雪。
不笑亦不語。
冥棲在巖穴。
我來逢真人。
長跪問寶訣。
粲然啟玉齒。
授以煉藥說。
銘骨傳其語。
竦身已電滅。
仰望不可及。
蒼然五情熱。
吾將營丹砂。
永與世人別。
注釋參考
五情
(1).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怨五種情感?!段倪x·曹植<上責躬應詔詩表>》:“形影相弔,五情愧赧?!?劉良 注:“五情: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怨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情采》:“五情發(fā)而為辭章,神理之數(shù)也?!?/p>
(2).猶言五內(nèi)。 晉 劉琨 《勸進表》:“且悲且惋,五情無主。舉哀朔垂,上下泣血。” 唐 孟郊 《感懷》詩之一:“五情今已傷,安得能自老。”
(3).指五種致病因素。 清 唐甄 《潛書·厚本》:“人有五情:思、氣、味、飲、色也,過則為災?!?/p>
(4).星相家稱天干。 明 楊慎 《藝林伐山·五情六情》:“五情者,天干也。甲乙為本情,丙丁為合情,戊己為刑情,庚辛為沖情,壬癸為鉤情?!?/p>
(5).佛教謂眼、耳、口、鼻、身五根產(chǎn)生的qing{1-1}欲。《大智度論》卷四八:“眼等五情,名為內(nèi)身;色等五塵,名為外身?!?/p>
李白名句,古風其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