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司馬光《贈吳之才》:
勝冠自立艱難里,大器由來貴晚成。
松柏儻非生磊落,巖崖何易出崢嶸。
蘇幫游困羞妻嫂,主父居貧厭弟兄。
六印他年擁車騎,會須重過洛陽城。
注釋參考
六印
(1).謂六國相印?!妒酚洝ぬK秦列傳》:“且使我有 雒陽 負郭田二頃,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!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論說》:“六印磊落以佩,五都隱賑而封?!?唐 李白 《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》詩:“ 洛陽 蘇季子 ,劍戟森詞鋒。六印雖未佩,軒車若飛龍?!?金 元好問 《天門引》:“丈夫何意作 蘇秦 ,六印才堪警兒女。”
(2).六將軍印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是時上方憂 河 決,而黃金不就,乃拜 大 ( 欒大 )為五利將軍。居月餘,得四印,佩天士將軍、地士將軍、大通將軍印…… 大 見數(shù)月,佩六印,貴震天下?!?司馬貞 索隱:“謂五利將軍、天士將軍、地士將軍、大通將軍為四也。更加樂通侯及天道將軍印,為六印也。”
(3). 唐 時官馬身上的六種印記。 唐 杜甫 《瘦馬行》:“細看六印帶官字,眾道三軍遺路旁?!?明 胡震亨 《唐音癸籤·詁箋二》:“ 杜 《瘦馬行》:‘細看六印帶官字?!肌短屏洹罚悍苍谀榴R,以小官字印印右膊,以年辰印印右髀,以監(jiān)名印印尾側(cè)。二歲以飛字印印左髀膊。細馬次馬以龍形印印項左。送尚乘者,印三花及飛字印,外又有風字印。官馬賜人者,以賜字印。配諸軍及充傳送驛者,以出字印。印凡八,此云六印,意賜、配者不在數(shù)耳。”
他年
(1).猶言將來,以后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?曹 人使公子 負芻 守…… 負芻 殺其大子而自立也,諸侯乃請討之。 晉 人以其役之勞,請俟他年。” 唐 杜牧 《寄題甘露寺北軒》詩:“他年會著荷衣去,不向山僧道姓名?!?清 龔自珍 《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漢鳳紐白玉印一枚喜極賦詩》:“引我飄搖思,他年能不能?”
(2).往年;以前。 唐 杜甫 《千秋節(jié)有感》詩之二:“圣主他年貴,邊心此日勞?!?唐 韓愈 《祭虞部張員外文》:“他年諸人,莫有能比。” 唐 薛能 《雕堂》詩:“他年誰識我,心跡在 徐州 ?!?/p>
車騎
(1) [ranged chariot and war-horse]∶成隊的車馬
臣布客在市屠中,愿枉車騎過之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(2) [CheQi,the general official's title in ancient China]∶古代將軍的名號,漢代有車騎將軍
詳細解釋(1).猶車馬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前有塵埃,則載鳴鳶。前有車騎,則載飛鴻。”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“大王之威行於 山東 ,敝邑恐懼懾伏,繕甲厲兵,飾車騎,習馳射,力田積粟,守四封之內(nèi),愁居懾處,不敢動搖,唯大王有意督過之也?!?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劉察院送客回過潩水馬上有作》:“車騎踏春堤,翛然思如濯?!?清 顧炎武 《河上作》詩:“車騎如星流,衣裝兼橐駝。” dong{1*1}必{1*1}武 《初到承德寓避暑山莊》詩:“年年避暑到山莊,扈駕車騎警蹕忙?!?/p>
(2).用作對人的敬稱。 宋 蘇軾 《與蒲誠之書》之四:“聞車騎已在二曲,即見風采,喜慰可知?!?宋 沉遼 《七言奉送潤守之永靜》:“今年 江 南秋已半,出送車騎 江 之陽?!?/p>
(3).戰(zhàn)車戰(zhàn)馬。猶今之騎兵?!妒酚洝ろn信盧綰列傳》:“ 匈奴 聚兵 樓煩 西北, 漢 令車騎擊破 匈奴 。”《漢書·惠帝紀》:“七年冬十月,發(fā)車騎、材官詣 滎陽 ,太尉 灌嬰 將?!?顏師古 注:“車,常擬軍興者,若近代之戍車也。騎,常所養(yǎng)馬,并其人使行充騎,若今武馬及所養(yǎng)者主也?!?/p>
(4).將軍的名號,即車騎將軍?!稘h書·佞幸傳·淳于長》:“及 長 當就國,立嗣子 融 從 長 請車騎?!?/p>
(5).用以指代曾為車騎將軍者。 唐 李益 《塞下曲》:“請書塞北 陰山 石,愿比 燕然 車騎功?!薄顿Y治通鑒·漢靈帝中平六年》:“殺大將軍即車騎也,吏士能為報讎乎?” 胡三省 注:“時 苗 為車騎將軍?!?/p>
(6).古代星名。即豺狼座中的三星?!缎墙?jīng)·車騎》:“車騎三星在騎官南?!?隋 李播 《天文大象賦》:“頓頑司於五聽,車騎參於八屯?!?/p>
會須
(1).適逢需要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 桓宣武 北征, 袁虎 時從,被責免官。會須露布文,喚 袁 倚馬前令作。手不輟筆,俄得七紙,殊可觀?!?/p>
(2).應當。 唐 項斯 《山友贈蘚花冠》詩:“會須尋道士,簪去遶霜壇?!?元 王惲 《平湖樂》曲:“會須滿載,百壺春酒,撾鼓蕩風猗。” 沉礪 《送窮》詩:“會須立馬 昆侖 上,散髮披襟唱《大風》?!?/p>
洛陽
洛陽 (Luòyáng) 河南省地級市。位于河南西部,市區(qū)面積79平方公里,人口97萬。中國著名古都,有“九朝古都”之稱,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位于市東,其南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。河南省第二大城市,隴海鐵路、焦枝鐵路交匯于此 Luoyang司馬光名句,贈吳之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