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程公許《述九頌入輔》:
奫淪兮澤有水,渺莫窺兮涯涘。
鼓之雷兮噓之風(fēng),沛萬里兮流莫止。
潏濤瀾兮泛東洋,張乾納兮翕坤紀(jì)。
小觀兮古今,賢運(yùn)兮齊軌。
狼跋兮其胡,赤舄兮幾幾。
東征兮遲遲,滔滔兮不歸。
歸來兮何時(shí),繡裳兮袞衣。
美人兮嫮好,思不見兮令人老。
昔與余兮成言,忍棄之兮異道。
九疑兮緬哉,重華兮宴娭。
蒼龍兮峙闕,岧峣兮帝臺(tái)。
蕙裯兮芷幄,從之兮九垓。
麾青虬兮以粱,驂孔鶯兮以駕。
靄云旃兮繽紛,恍松喬兮來御。
步咫尺兮帝軒,帝一笑兮何言。
恍流盼兮下土,掃埃氛兮九埏。
余左兮汝右,余先兮汝后。
汝作朕兮股肱,拜稽首兮皇萬壽。
注釋參考
成言
(1).訂約,成議?!蹲髠鳌は骞吣辍罚骸叭尚纾?楚 公子 黑肱 先至,成言於 晉 ?!薄冻o·離騷》:“初既與余成言兮,后悔遁而有他。” 朱熹 集注:“成言,謂成其要約之言也?!?宋 辛棄疾 《沁園春·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》詞:“與汝成言:‘勿留亟退,吾力猶能肆汝杯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寄生》:“前與 張公 業(yè)有成言,延數(shù)日而遽悔之?!?/p>
(2).形成完整的論斷。 晉 杜預(yù) 《<春秋經(jīng)傳集解>序》:“《春秋》雖以一字為褒貶,然皆須數(shù)句以成言?!?/p>
異道
(1).不同的方法?!盾髯印し窍唷罚骸肮沤癞惽?,其所以治亂者異道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君道》:“夫三君之舉賢,皆異道而成功?!?南朝 齊 王融 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之四:“是以三王異道而共昌,五霸殊風(fēng)而并列?!?/p>
(2).指別的方法?!妒酚洝だ钏沽袀鳌罚骸懊髦魇ネ踔阅芫锰幾鹞唬L執(zhí)重勢(shì),而獨(dú)擅天下之利者,非有異道也。能獨(dú)斷而審督責(zé),必深罰,故天下不敢犯也?!?/p>
(3).指志趣或本性不同?!冻o·離騷》:“何方圓之能周兮,夫孰異道而相安。” 明 汪道昆 《洛水悲》:“吾聞人神異道,不得相干?!?/p>
(4).思想理論不同?!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敖駧煯惖?,人異論,百家殊方,指意不同,是上亡以持統(tǒng)一……下不知所守?!?/p>
(5).不同的道路;方向相反的道路?!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罚骸?廣 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 右北平 , 博望侯 張騫 將萬騎與 廣 俱,異道?!薄斗ㄔ分榱帧肪砣唬骸胺鸨貜拇藖恚覄t從彼異道而去?!?/p>
(6).指信不同教義的人。即異教徒?!斗ㄔ分榱帧肪砥呔牛骸敖耥毻ㄉ⒁缓烈陨蠏稳胧奖娚案F獨(dú)乞人并諸異道?!?/p>
程公許名句,述九頌入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