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事私終殺,憂民態(tài)亦凋。
出自唐朝貫休《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》
至理至昭昭,心通即不遙。圣威無遠近,吾道太孤標。
辛苦蘇氓俗,端貞答盛朝。氣高吞海岳,貧甚似漁樵。
庾亮風流澹,劉寬政事超。清須遭貴遇,隱已被誰招。
栗塢修禪寺,仙香寄石橋。風雷巡稼穡,魚鳥合歌謠。
視事私終殺,憂民態(tài)亦凋。道高無不及,恩甚固難消。
大寇山難隔,孤城數(shù)合燒。烽煙終日起,湯沐用心燋。
勇義排千陣,誅鋤擬一朝。誓盟違日月,旌旆過寒潮。
古驛江云入,荒宮海雨飄。仙松添瘦碧,天驥減豐膔。
似在陳兼衛(wèi),終為宋與姚。已觀云似鹿,即報首皆梟。
盡愿回清鏡,重希在此條。應憐千萬戶,禱祝向唐堯。
注釋參考
視事
視事 (shìshì) 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 assume office 崔子稱疾不視事?!蹲髠鳌は骞迥辍?視事三年,上書乞骸骨,征拜尚書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憂民
謂關心人民疾苦。 明 李贄 《與焦若侯書》:“但 半山 過于自信,反以憂民愛國之實心,翻成毒民誤國之大害?!?羅惇曧 《文學源流》:“ 孟子 言仁心、仁政、仁術,皆發(fā)揮仁字。至於保民、養(yǎng)民、憂民,皆從不忍人之心發(fā)出?!?/p>
貫休名句,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