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聲寄流水,善聽在知音
出自唐代孟浩然《和張判官登萬山亭,因贈(zèng)洪府都督韓公》:
韓公是襄士,日賞城西岑。
結(jié)構(gòu)意不淺,巖潭趣轉(zhuǎn)深。
皇華一動(dòng)詠,荊國幾謠吟。
舊徑蘭勿剪,新堤柳欲陰。
砌傍馀怪石,沙上有閑禽。
自牧豫章郡,空瞻楓樹林。
因聲寄流水,善聽在知音。
耆舊眇不接,崔徐無處尋。
物情多貴遠(yuǎn),賢俊豈無今。
遲爾長江暮,澄清一洗心。
注釋參考
因聲
猶言寄語。指托人帶話。 唐 杜甫 《纜船苦風(fēng)戲題四韻》:“因聲置驛外,為覓酒家壚。” 仇兆鰲 注:“因聲,猶云寄語?!?/p>
流水
流水 (liúshuǐ) 流動(dòng)的水 running water 落花流水春去也。 商店銷售額 turnover in business 流水收入 立即;趕快;急急忙忙 in hurry 他流水就說善聽
(1).善于聽察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權(quán)謀》:“若使 中山 之與 齊 也,聞五盡而更之則必不亡也。其患在不聞也,雖聞?dòng)植恍乓?。然則人主之務(wù)在乎善聽而已矣?!?宋 秦觀 《李泌論》:“臣聞?dòng)猩坡牊o良謀,有善謀無利勢。天下之勢,善謀之則無不利;天下之謀,善聽之則無不良?!?/p>
(2).指聽力好。 明 蔣鐄 《沆瀣子》:“雉善聽,狼善視。”
知音
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,鐘子期善于聽琴,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絕弦,以無知音者?!读凶印珕枴?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,能賞識(shí)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孟浩然名句,和張判官登萬山亭,因贈(zèng)洪府都督韓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