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性直,直以立身;君子見其性,則思中立不倚者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養(yǎng)竹記》:
竹似賢,何哉?竹本固,固以樹德,君子見其本,則思善建不拔者。
竹性直,直以立身;君子見其性,則思中立不倚者。
竹心空,空以體道;君子見其心,則思應(yīng)用虛受者。
竹節(jié)貞,貞以立志;君子見其節(jié),則思砥礪名行,夷險(xiǎn)一致者。
夫如是,故君子人多樹之,為庭實(shí)焉。
貞元十九年春,居易以拔萃選及第,授校書郎,始于長安求假居處,得常樂里故關(guān)相國私第之東亭而處之。
明日,履及于亭之東南隅,見叢竹于斯,枝葉殄瘁,無聲無色。
詢于關(guān)氏之老,則曰:此相國之手植者。
自相國捐館,他人假居,由是筐篚者斬焉,彗帚者刈焉,刑余之材,長無尋焉,數(shù)無百焉。
又有凡草木雜生其中,菶茸薈郁,有無竹之心焉。
居易惜其嘗經(jīng)長者之手,而見賤俗人之目,剪棄若是,本性猶存。
乃芟蘙薈,除糞壤,疏其間,封其下,不終日而畢。
于是日出有清陰,風(fēng)來有清聲。
依依然,欣欣然,若有情于感遇也。
嗟乎!竹植物也,于人何有哉?以其有似于賢而人愛惜之,封植之,況其真賢者乎?然則竹之于草木,猶賢之于眾庶。
嗚呼!竹不能自異,唯人異之。
賢不能自異,唯用賢者異之。
故作《養(yǎng)竹記》,書于亭之壁,以貽其后之居斯者,亦欲以聞于今之用賢者云。
注釋參考
立身
[make one's home; preserve one's life; find a secure jobe; take shelter] 安身,存身
幾無立身之地。——《廣東軍務(wù)記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處世、為人?!缎⒔?jīng)·開宗明義》:“立身行道,揚(yáng)名於后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?!薄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扒曳蛐⑹检妒掠H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?!薄吨軙だ詈蛡鳌罚骸?宇文慶和 ,智略明贍,立身恭謹(jǐn),累經(jīng)委任,每稱吾意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○一:“立身既質(zhì)直,出語無諂諛?!?魯迅 《華蓋集·論辯的魂靈》:“是處世的寶訓(xùn),立身的金箴?!?/p>
(2).立足;安身?!短綇V記》卷四二七引 唐 張讀 《宣室志·李徵》:“吾子以文學(xué)立身,位登朝序,可謂盛矣!”《平山冷燕》第十一回:“ 宋信 在 揚(yáng)州 ,被 冷降雪 在 陶進(jìn)士 、 柳孝廉 面前出了他的丑后,而傳出來人人嘲笑,故立身不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