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敬玄《奉和別越王》
飛蓋回蘭坂,宸襟佇柏梁。別館分涇渭,歸路指衡漳。
關山通曙色,林籞遍春光。帝念紆千里,詞波照五潢。
注釋參考
飛蓋
(1).馳車;驅車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公宴》詩:“清夜游西園,飛蓋相追隨?!?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奉和春夜應令》:“詎假西園讌,無勞飛蓋游?!?宋 徐鉉 《和太常蕭少卿近郊馬上偶吟》:“田園經(jīng)雨緑分畦,飛蓋間行九里堤?!?/p>
(2).高高的車篷。亦借指車。 晉 陸機 《挽歌詩》:“素驂佇轜軒,玄駟騖飛蓋。”《陳書·徐陵傳》:“高軒繼路,飛蓋相隨?!?明 何景明 《觀春雪》詩:“佳人御櫺軒,上客倚飛蓋。”
宸襟
帝王的思慮、判斷。亦借指帝王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九日侍宴樂游苑詩為西封侯作》:“宸襟動時豫,歲序屬涼氛?!?唐 李商隱 《思賢頓》詩:“宸襟他日淚,薄暮 望賢 西。” 宋 樂史 《廣卓異記·三起三留》:“中外咸知:上命相獨出宸襟?!?宋 岳飛 《奏乞復襄陽札子》:“今外有 金 敵之侵擾,內有 楊么 之竊發(fā),俱為大患,上軫宸襟?!?/p>
柏梁
(1).指 柏梁臺 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其后則又作 柏梁 、銅柱、承露僊人掌之屬矣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倡婦自悲賦》:“去 栢梁 以掩袂,出 桂苑 而斂眉?!?唐 李白 《雙燕離》詩:“ 柏梁 失火去,因入 吳 王宮?!?明 劉基 《次韻和石末公見寄》之五:“ 漢 殿千門錦繡開,不堪一夜 柏梁 災?!?/p>
(2).借指宮廷。 唐 韋渠牟 《覽外生盧綸詩因以示此》詩:“終期內殿聯(lián)詩句,共汝朝天會 柏梁 。”參見“ 柏梁臺 ”。
(3).指《柏梁詩》。 唐 元稹 《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》序:“逮至 漢武 ,賦《柏梁》詩而七言之體具?!?宋 王應麟 《困學紀聞·評詩》:“ 韓子蒼 曰:‘《柏梁》作而詩之體壞;《河梁》作而詩之意乖?!?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七言律》:“自《古詩十九首》以五言傳,《柏梁》以七言傳,於是才士專以五七言為詩?!?/p>
(4).泛稱應制詩。 唐 張九齡 《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》:“飽德君臣醉,連歌奉《柏梁》。”參見“ 柏梁體 ”。
(5).指柏梁體。 金 王偓 《古仙人辭》序:“得古仙人詞於壁間……觀其體則柏梁,事則終始二 漢 ,字畫在 鐘 王 之間。”參見“ 柏梁體 ”。
李敬玄名句,奉和別越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