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鳥不識人,時來拂冠冕
出自唐代曹鄴《從天平節(jié)度使游平流園》:
池塘靜于寺,俗事不到眼。
下馬如在山,令人忽疏散。
明公有高思,到此遂長返。
乘興挈一壺,折荷以為盞。
入竹藤似蛇,侵墻水成蘚。
幽鳥不識人,時來拂冠冕。
沿流路若窮,及行路猶遠(yuǎn)。
洞中已云夕,洞口天未晚。
自憐不羈者,寫物心常簡。
翻愁此興多,引得嵇康懶。
注釋參考
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(rèn)識?!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?!吨芏Y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。” 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(dāng)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冠冕
冠冕 (guānmiǎn) 古代皇冠或官員的帽子 royal crown;official hat 比喻受人擁戴或出人頭地 high-sounding 冠冕之盛,當(dāng)時莫與比焉。——《北史·寇洛等傳論》 冠冕堂皇曹鄴名句,從天平節(jié)度使游平流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