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錦江邊相憶,鳴條山下分?jǐn)y
出自元代王惲《西江月 贈張子文》:
聯(lián)轡閑談詩雅,停杯高詠晁詞。
山城投宿晚涼時。
邂逅青云公子。
濯錦江邊相憶,鳴條山下分?jǐn)y。
秋風(fēng)搖蕩菊花期。
*候翩翩歸騎。
注釋參考
濯錦江
江名。即 錦江 。 岷江 流經(jīng) 成都 附近的一段。一說, 成都市 內(nèi)之 浣花溪 。濯錦,錦彩鮮潤逾于常,故名。 唐 王維 《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》詩:“大羅天上神仙客, 濯錦江 頭花柳春?!?唐 李白 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六:“ 濯錦 清江萬里流,云帆龍舸下 揚(yáng)州 ?!?唐 杜甫 《蕭八明府實(shí)處覓桃栽》詩:“奉乞桃栽一百根,春前為送 浣花村 。 河陽縣 里雖無數(shù), 濯錦江 邊未滿園?!?/p>
相憶
相思;想念。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十三·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上言加餐飯,下言長相憶。” 唐 杜甫 《夢李白》詩之一:“故人入我夢,明我長相憶。” 前蜀 韋莊 《謁金門》詞之二:“空相憶,無計得傳消息?!薄缎咽篮阊浴お?dú)孤生歸途鬧夢》:“深閨只是空相憶,不見關(guān)山愁sha{1-1}人?!?/p>
鳴條
(1).風(fēng)吹樹枝發(fā)聲?!豆盼脑贰肪硎灰?漢 董仲舒 《雨雹對》:“太平之世,則風(fēng)不鳴條,開甲散萌而已。” 晉 成公綏 《嘯賦》:“動商則秋霖春降,奏角則谷風(fēng)鳴條?!?宋 梅堯臣 《和人喜雨》:“夕風(fēng)不鳴條,甘潤忽周普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<惜花四律>之二》:“微風(fēng)欲來勤插棘,熏風(fēng)有意不鳴條?!?/p>
(2).指隨風(fēng)動搖發(fā)聲的樹枝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橘賦》:“颺鳴條以流響,希 越 鳥之來?xiàng)!?晉 陸機(jī) 《猛虎行》:“崇云臨岸駭,鳴條隨風(fēng)吟。”
(3).古地名。在今 山西 運(yùn)城 安邑鎮(zhèn) 北,相傳 商湯 伐 夏桀 戰(zhàn)于此地。又名 高侯原 ?!稌男颉罚骸?伊尹 相 湯 伐 桀 ,升自 陑 ,遂與 桀 戰(zhàn)于 鳴條 之野,作《湯誓》。” 孔 傳:“地在 安邑 之西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 鳴條 之役,萬舉必全?!?/p>
分?jǐn)y
離別。 唐 李商隱 《飲席戲贈同舍》詩:“洞中屐響省分?jǐn)y,不是花迷客自迷。” 宋 吳文英 《風(fēng)入松》詞:“樓前緑暗分?jǐn)y路,一絲柳,一寸柔情?!?清 秋瑾 《失題》詩:“惜別階前雨,分?jǐn)y水上萍?!?/p>
王惲名句,西江月 贈張子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