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守仁《頌古五首》:
如舍利弗與么去,千人萬人攔不住。
優(yōu)游自在涅盤城,步步蓮華隨足舉。
注釋參考
舍利
舍利 (shèlì) 又作“舍利子”。意為尸體或身骨,佛教稱釋迦牟尼遺體火焚后結(jié)成的珠狀物。后來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燼 梵sarīra;Buddhist relics與么
猶這么,如此。 唐 慧能 《壇經(jīng)·自序品》:“不思善,不思惡,正與么時,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?!?宋 朱熹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聯(lián)句問訊羅漢同張敬夫》詞:“應(yīng)見塵中膠擾,便道山間空曠,與么了平生。與么平生了,□水不流行。”《五燈會元·青原下四世·德山宣鑒禪師》:“有僧相看,乃近前作相撲勢。師曰:‘與么無禮,合喫山僧手里棒!’僧拂袖便行?!?/p>
攔不住
攔不住 (lánbùzhù) 阻擋不住 cannot stop釋守仁名句,頌古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