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義題書篋,邀歡泛酒杯
出自唐代蘇颋《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》:
遠游躋劍閣,長想屬天臺。
萬里隔三載,此邦余重來。
音容曠不睹,夢寐殊悠哉。
邊郡饒藉藉,晚庭正回回。
喜傳上都封,因促傍吏開。
向悟海鹽客,已而梁木摧。
變衣寢門外,揮涕少城隈。
卻記分明得,猶持委曲猜。
師儒昔訓獎,仲季時童孩。
服義題書篋,邀歡泛酒杯。
暫令風雨散,仍迫歲時回。
其道惟正直,其人信美偲。
白頭還作尉,黃綬固非才。
可嘆懸蛇疾,先貽問鵩災。
故鄉(xiāng)閉窮壤,宿草生寒荄。
零落九原去,蹉跎四序催。
曩期冬贈橘,今哭夏成梅。
執(zhí)禮誰為赗,居常不徇財。
北登嵔山累坂,東望姑蘇臺。
天路本懸絕,江波復溯洄。
念孤心易斷,追往恨艱裁。
不遂卿將伯,孰云陳與雷。
吾衰亦如此,夫子復何哀。
注釋參考
服義
(1).謂穿著得其所宜?!秶Z·周語上》:“施三服義,仁也?!?韋昭 注:“義,宜也。服得其宜,謂端委也?!?/p>
(2).服膺正義?!冻o·招魂》:“朕幼清以廉潔兮,身服義而未沬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權謀》:“服義之君不足於信,服戰(zhàn)之君不足於詐?!?宋 文天祥 《集杜詩·<蘇劉義>序》:“其人剛躁不可近,然能服義,終始不失大節(jié)?!?/p>
書篋
書箱。 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怪神·世間多有亡人魄持其家語聲氣》:“又買 李幼 一頭牛,本券在書篋中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ず|(zhì)傳》:“家無餘財,惟有賜衣書篋而已?!?袁鷹 《悲歡·校園隨想》:“那個時代,老教授對著覆蓋著塵土的書篋和鏡中的白發(fā)空自慨嘆?!?/p>
邀歡
尋求歡樂。 唐 高適 《陪竇侍御泛靈云池》詩:“乘興宜投轄,邀歡莫避驄。” 明 陳所聞 《月云高·花下遲王美人不至》曲:“花明春盡,邀歡載尊酒?!?/p>
泛酒
亦作“泛酒”。1.古代風俗。每逢三月三日,宴飲于環(huán)曲的水渠旁,浮酒杯于水上,任其飄流,停則取飲,相與為樂,謂之“汎酒”。 晉 束晳 《三日曲水對》:“昔 周公 城 洛邑 ,因流水以汎酒。故逸詩云:‘羽觴隨波?!眳⒁姟?流觴曲水 ”。
(2).古人用于重陽或端午宴飲的酒,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,因稱“汎酒”。 前蜀 韋莊 《庭前菊》詩:“紅蘭莫笑青青色,曾向 龍山 泛酒來?!?唐 皎然 《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》詩:“九日山僧院,東籬菊也黃。俗人多泛酒,誰解助茶香?!?明 楊慎 《漁家傲》詞:“摘得金英來泛酒,西山爽氣當窗牖,鬢插茱萸歌獻壽?!?郭沫若 《蒲劍集·<蒲劍·龍船·鯉幟>》:“以菖蒲泛酒(俗間在酒中對以雄黃),不僅要保持身體的清潔,還要爭取內(nèi)心的芬芳?!?/p>
蘇颋名句,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