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昴英《游峽山和東坡韻》:
雙虬挾泓玉,奧入百轉(zhuǎn)灣。
向無長(zhǎng)公詩,草木今何顏。
此山二百年,偃蹇客往還。
長(zhǎng)風(fēng)駕余舟,老人急開關(guān)。
逢迎欠高僧,喜有識(shí)面山。
平生癖幽壑,便合茅三間。
君命何敢留,歸棹隨賜還。
慚愧和光翁,笑指青童鬟。
注釋參考
慚愧
慚愧 (cánkuì) 因有缺點(diǎn)或錯(cuò)誤而感到不安;羞愧 be shamed 幸運(yùn),僥幸 lucky 那王俊得知這個(gè)消息,叫聲慚愧,幸而預(yù)先走脫了?!妒幙苤尽?h3>和光(1).謂才華內(nèi)蘊(yùn),不露鋒芒。《后漢書·王允傳》:“公與 董太師 并位俱封,而獨(dú)崇高節(jié),豈和光之道邪?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釋滯》:“內(nèi)寳養(yǎng)生之道,外則和光於世?!薄段簳め尷现尽罚骸昂凸饬?,同塵萬類?!?唐 王維 《送綦母校書棄官還江東》詩:“和光魚鳥際,澹爾蒹葭叢?!眳⒁姟?和光同塵 ”。
(2).共同照耀。 唐 韋展 《日月如合璧賦》:“分則列照於三無,聚則和光於六合?!?/p>
(3).柔和的光輝。 宋 蘇軾 《妒佳月》詩:“浩瀚玻璃琖,和光入胸臆?!?/p>
青童
(1).神話傳說中的仙童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上:“﹝ 洞庭山 ﹞昔有 青童 秉燭飇飛輪之車至此,其跡存焉?!薄短綇V記》卷十一引 宋 曾慥 《集仙傳·大茅君》:“ 漢 元壽 二年,八月己酉, 南岳真人赤君 、 西城王君 及諸 青童 并從 王母 降於 盈 室。”
(2).引申為修煉有素的道士。 唐 李白 《訪道安陵遇蓋寰為予造真箓臨別留贈(zèng)》詩:“清水見白石,仙人識(shí)青童?!?/p>
(3).即 青童君 。 唐 顧況 《短歌行》之六:“ 軒轅 弓箭無人識(shí), 東海 青童 寄消息?!?唐 李白 《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》:“步網(wǎng)繞碧落,倚樹招 青童 ?!?王琦 注:“《真靈位業(yè)圖》:‘ 龔仲陽 、 幼陽 兄弟二人,受道於 青童君 ?!?宋 蘇軾 《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(mèng)中得句戲作此數(shù)句》詩:“喜我歸有期,舉酒屬 青童 ?!?王十朋 注引 趙次公 曰:“ 青童 ,神仙 青童君 也?!?陳三立 《榘林五十生日賦贈(zèng)》之三:“神丹受得 青童 祕(mì),散落人間只等閒?!眳⒁姟?青童君 ”。
(4).指少年。 唐 于鵠 《古挽歌》:“青童抱何物,明月與香囊。” 清 鄭燮 《止足》詩:“閨中少婦,好樂無猜;花下青童,慧黠適懷。” 續(xù)范亭 《總部觀平劇》詩:“豐衣足食好榜樣,兩個(gè)青童四百磅?!?/p>
李昴英名句,游峽山和東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