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容今永已,哀痛隔幽宮
出自宋代金履祥《挽北山子何子三首》:
每侍圖書右,令人俗慮空。
隱憂惟世變,臥病亦春融。
圣處一言敬,天然萬理中。
音容今永已,哀痛隔幽宮。
注釋參考
音容
音容 (yīnróng) 聲音與容貌 likeness of the deceased 一別音容兩渺茫哀痛
哀傷;悲痛?!抖Y記·三年問》:“三年之喪,二十五月而畢。哀痛未盡,思慕未忘?!?唐 杜甫 《杜鵑行》:“其聲哀痛口流血,所訴何事常區(qū)區(qū)?!?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哀痛之音,不堪卒讀?!?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她也同情憐惜著 愫姨 嚶嚶隱泣時發(fā)自衷心的哀痛?!?/p>
幽宮
(1).深宮。 唐 王勃 《春思賦》:“春之所感深矣……豈徒幽宮狹路,陌上桑間而已哉?!?宋 蘇軾 《后赤壁賦》:“攀棲鶻之危巢,俯 馮夷 之幽宮。”
(2).謂墳?zāi)埂?唐 王維 《過秦皇墓》詩:“古墓成蒼嶺,幽宮象紫臺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大理寺丞楊君墓志銘》:“納銘幽宮,以慰其子。” 清 方苞 《陳依宣墓志銘》:“我言無飾,以奠幽宮?!?/p>
金履祥名句,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