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之百世猶彷佛,宛見道貌匡廬中
出自宋代方鳳《題光風(fēng)霄月樓》:
人間底處無風(fēng)月,知用何時最佳絕。
芳播崇樓淑氣浮,影涵古桂清輝發(fā)。
向來雅重?zé)o極翁,灑落襟懷與此同。
去之百世猶彷佛,宛見道貌匡廬中。
誰題品語黃太史,大書四字紫陽子。
今從建水得此本,如拾{濱左換蟲}珠卷文綺。
攜歸八詠雙溪州,晏然直與造化游。
無邊妙處乃萃此,韙矣君家百尺樓。
注釋參考
百世
百世 (bǎishì) 很多世代;很長時期(一世,三十年) all generations 斯固百世之遇也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百世之怨也?!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?流芳百世彷佛
彷彿 (fǎngfú) 同“仿佛” as if道貌
(1).修道者的容貌?!短綇V記》卷三一引 南唐 沉汾 《續(xù)仙傳·李玨》:“ 李 情景恬憺,道貌秀異?!?明 馮夢龍 《邯鄲夢·群仙聚會》:“ 漢鐘離 半世有神仙分,道貌生來坌?!?/p>
(2).指清雅飄逸的面貌。 宋 蘇軾 《與王定國書》:“某近頗知養(yǎng)生,亦自覺薄有所得,見者皆言道貌與往日殊別?!?清 侯方域 《答張爾公書》:“前月抵 江陰 ,忽從 陳定生 處接足下手示, 定生 又為面述足下之道貌無減於昔?!?/p>
(3).道學(xué)家的面貌。形容一本正經(jīng)的樣子。 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一思而行》:“就是革命專家,有時也要負(fù)手散步;理學(xué)先生總不免有兒女,在證明著他并非日日夜夜,道貌永遠(yuǎn)的儼然?!?/p>
(4).修道者的容貌?!短綇V記》卷三一引 南唐 沉汾 《續(xù)仙傳·李玨》:“ 李 情景恬憺,道貌秀異。” 明 馮夢龍 《邯鄲夢·群仙聚會》:“ 漢鐘離 半世有神仙分,道貌生來坌?!?/p>
(5).指清雅飄逸的面貌。 宋 蘇軾 《與王定國書》:“某近頗知養(yǎng)生,亦自覺薄有所得,見者皆言道貌與往日殊別?!?清 侯方域 《答張爾公書》:“前月抵 江陰 ,忽從 陳定生 處接足下手示, 定生 又為面述足下之道貌無減於昔?!?/p>
(6).道學(xué)家的面貌。形容一本正經(jīng)的樣子。 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一思而行》:“就是革命專家,有時也要負(fù)手散步;理學(xué)先生總不免有兒女,在證明著他并非日日夜夜,道貌永遠(yuǎn)的儼然?!?/p>
匡廬
指 江西 的 廬山 。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(jié)廬于此,故稱。《后漢書·郡國志四·廬江郡》“ 尋陽 南有 九江 ,東合為 大江 ”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(yuǎn) 《廬山記略》:“有 匡俗 先生者,出 殷 周 之際,隱遯潛居其下,受道於仙人而共嶺,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草堂記》:“ 匡廬 奇秀,甲天下山?!?明 吳國倫 《鄱陽湖》詩:“欲向 匡廬 臥白云, 宮亭 水色晝氤氳?!?魯迅 《熱風(fēng)·估<學(xué)衡>》:“ 匡廬 峨眉 ,山也,則曰紀(jì)游,采硫訪碑,務(wù)也,則曰日記?!?林伯渠 《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》:“ 匡廬 勝境都爭識,流水高山特逞奇?!眳⒁姟?匡俗 ”。
方鳳名句,題光風(fēng)霄月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哪吒多開分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