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際茅亭竹下庵,清談竟夕不知厭
出自宋代韓維《送芳公長老歸法云》:
水際茅亭竹下庵,清談竟夕不知厭。
伽佗善巧何能繼,經(jīng)藏幽深亦許覘。
額內(nèi)珠存雖本有,眼中金落復(fù)誰拈。
圓通到日如相問,為道春來米價(jià)添。
注釋參考
水際
水邊?!段簳ご蘅瑐鳌罚骸俺技揉l(xiāng)居水際,目睹荒殘,每思 鄭 白 ,屢想 王 李 。” 宋 楊萬里 《跋尤延之山水兩軸》詩之一:“水際蘆青荷葉黃,霜前木落蓼花香。” 金 任詢 《濟(jì)南黃臺》詩之二:“柴扉水際晝還扃,落日城頭晚更明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粵西游日記四》:“水際無洞,其深入之竅當(dāng)潛伏水底耳。”
清談
清談 (qīngtán) 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崇尚虛無,不務(wù)實(shí)際,空談?wù)芾?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實(shí)際的談?wù)?idle talk 清談?wù)`國竟夕
終夜;通宵?!逗鬂h書·第五倫傳》:“吾子有疾,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。若是者,豈可謂無私乎?” 唐 李群玉 《七月十五夜看月》詩:“竟夕瞻光彩,昂頭把白醪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辭院》:“小弟有許多心事,要為竟夕之談,不知可否?”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韓維名句,送芳公長老歸法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慢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