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角土花生碧草,逗曉檐前乾鵲噪
出自宋代鄭清之《贈(zèng)云洲老師》:
嘉定丙子斗插申,秋灰出管才半旬。
我來(lái)適值蒸暑節(jié),燭龍吐焰扶桑濱。
炎官流汗走躑躅,金烏啄火焚空旻。
溼云擁岫呼不出,火云糊天掛赫日。
腦脂蓋眼壯士眠,誰(shuí)挽天河洗蒸郁。
友人萬(wàn)君家龍丘,追涼共作招提游。
入門指點(diǎn)到丈室,中有石壁清且幽。
半月泓澄鎖寒綠,氣象凄切涵清秋。
凜然便覺肌骨爽,恍疑石罅蟠蛟虬。
老師宴坐圓覺場(chǎng),一笑對(duì)客雙胡床。
雀芽新試蠏眼湯,未到舌本先生涼。
懸河倒流揮玉塵,果然驚出蛟龍舞。
須臾霧裹浮圖尖,地墨天昏作風(fēng)雨。
吻端造化轉(zhuǎn)寒燠,約束商羊上天去。
云開月明眾峰出,指向巖前石應(yīng)語(yǔ)。
歸來(lái)為乏瓊瑤報(bào),清夢(mèng)安排幾番到。
池角土花生碧草,逗曉檐前乾鵲噪。
我承佛敕為行詞,可拜云洲老師號(hào)。
注釋參考
土花
(1).苔蘚。 唐 李賀 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“畫欄桂樹懸秋香,三十六宮土花碧?!?宋 周邦彥 《風(fēng)流子·春景》詞:“羨金屋去來(lái),舊時(shí)巢燕,土花繚繞,前度莓墻?!?元 傅按察 《鴨頭綠·錢塘懷古》詞:“禁庭空、土花暈碧,輦路悄、呵喝聲乾?!?/p>
(2).金屬器皿表面長(zhǎng)期受泥土剝蝕而留下的痕跡。 宋 梅堯臣 《古鑒》詩(shī):“古鑑得荒塚,土花全未磨。背蔆尖尚在,鼻獸角微訛?!?元 楊載 《臥鐘》詩(shī):“ 漢 殿經(jīng)焚后,呺然臥草中。雕幾牙板廢,銹澀土花蒙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“題未定”草(七)》:“﹝土財(cái)主﹞買了一個(gè)鼎,據(jù)說是 周 鼎,真是土花斑駁,古香古色?!?/p>
碧草
(1).青草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貽袁常侍》詩(shī):“ 幽 冀 生碧草, 沅 湘 含翠煙?!?唐 陳子昂 《春臺(tái)引》:“感陽(yáng)春兮生碧草之油油,懷宇宙以傷遠(yuǎn),登高臺(tái)而寫憂?!?宋 蘇軾 《題織錦圖上回文》詩(shī)之一:“春晚落花餘碧草,夜涼低月半枯桐?!?/p>
(2).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可釀酒的草。舊題 漢 郭憲 《洞冥記》:“ 瑤琨 去 玉門 九萬(wàn)里,有碧草,如麥,割以釀酒,則味如醇酎。飲一合,三旬不醒;但飲甜水,隨飲隨醒?!?/p>
逗曉
破曉,天剛亮。 宋 周邦彥 《鳳來(lái)朝·佳人》詞:“逗曉看嬌面。小窗深、弄明未遍?!?宋 趙希鵠 《研屏辨》:“逗曉不辨道路,為一石所礙?!?/p>
乾鵲
即喜鵲。其性好晴,其聲清亮,故名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龍?zhí)摗罚骸盃鯛踔o知來(lái)。”《西京雜記》卷三:“乾鵲噪而行人至,蜘蛛集而百事嘉?!?宋 彭乘 《墨客揮犀》卷二:“北人喜鴉聲而惡鵲聲,南人喜鵲聲而惡鴉聲。鴉聲吉兇不常,鵲聲吉多而兇少。故俗呼喜鵲,古所謂乾鵲是也?!薄对?shī)·召南·鵲巢》“維鵲有巢” 馬瑞辰 通釋:“鵲即乾鵲,今之喜鵲也……鵲性喜晴,故名乾鵲?!币徽f,“乾”音“虔”(qián)。鵲為陽(yáng)鳥,先事物而動(dòng)應(yīng),故名。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辨誤一》:“前輩多以‘乾鵲’為‘乾’音‘干’,或以對(duì)‘濕螢’者有之。唯 王荊公 以為‘虔’字,意見于‘鵲之彊彊’,此甚為得理。余嘗廣之曰,乾,陽(yáng)物也。乾有剛健之意。而《易》統(tǒng)卦有云:‘鵲者,陽(yáng)鳥,先物而動(dòng),先事而應(yīng)?!痘茨献印吩?,‘乾鵲知來(lái)而不知往,此修短之分也?!允侵簟伞癁闊o(wú)義。”
鄭清之名句,贈(zèng)云洲老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