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馮時行《題蘇慶嗣睡樂軒》:
六鑿森劍戟,一枕寄華胥。
睡覺既殊轍,睡兮真樂歟。
達人蘊大觀,方寸包太虛。
憂樂兩不知,寤寐常如如。
昔也蝶栩栩,今焉周蘧蘧。
而今我法中,無欠亦無余。
以睡為樂邪,不睡寧非渠。
然則此軒名,無乃滯一隅。
蘇子笑而應(yīng),斯豈真吾居。
飄流閱世故,早覺心地初。
今古一偃仰,天地一蘧廬。
揭名聊爾爾,至言恐驚愚。
注釋參考
憂樂
憂愁和歡樂?!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皯n樂同之,事則從之;教其不知,而恤其不足?!?漢 荀悅 《申鑒·雜言上》:“為世憂樂者,君子之志也?!?南朝 宋 鮑照 《蜀四賢詠》:“《玄經(jīng)》不期賞,蟲篆散憂樂?!?/p>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寤寐
寤寐 (wùmèi) 日夜。寤:醒時。寐:睡時 at any time both when awaking and when sleeping 寤寐以求如如
(1).佛教語。謂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體。如,理的異名。 隋 慧遠 《大乘義章》卷三:“諸法體同,故名為如……彼此皆如,故曰如如?!?唐 慧能 《壇經(jīng)·行由品》:“萬境自如如,如如之心,即是真實?!?唐 李邕 《岳麓寺碑》:“以因因入果果,以滅滅而會如如。”
(2).佛教語。指永恒存在的真如。 唐 白居易 《讀禪經(jīng)》詩:“攝動是禪禪是動,不禪不動即如如?!?宋 蘇軾 《濁醪有妙理賦》:“如如不動而體無礙,了了常知而心不用?!?/p>
(3).佛教語。引申為永存,常在。 唐 賈島 《寄無得頭陀》詩:“落澗水聲來遠遠,當空月色自如如?!薄段饔斡洝返诰啪呕兀骸暗こ勺R得本來面,體健如如拜主人?!?/p>
(4).恭順儒雅貌。 元 劉致 《正宮端正好·上高監(jiān)司》套曲:“法則有準使民服,期于無刑佐皇圖。説與當途,無毒不丈夫,為如如把平生誤?!?明 陳所聞 《雙調(diào)玉抱肚·懷李如真》曲:“如如風范,幸龍門當年得攀?!?清 惲敬 《答方九江》:“前過 九江 ,留數(shù)日,視署舍如山居,僚屬循循如如,文學掌故,甚善甚善?!?/p>
(5).絡(luò)繹不絕?!稜栄拧め屘臁贰岸聻槿纭?清 郝懿行 義疏:“如者,隨從之義,萬物相隨而出,如如然也?!?/p>
(6).形容詞詞尾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癢如如把心不定,肚皮兒里骨轆轆地雷鳴,眼懸懸地專盼著人來請。”
馮時行名句,題蘇慶嗣睡樂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