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朱敦儒《驀山溪》
東風(fēng)不住。幾陣黃梅雨。風(fēng)外曉鶯聲,怨飄零、花殘春暮。鴛鴦散後,供了十年愁,懷舊事,想前歡,忍記丁寧語。塵昏青鏡,休照孤鸞舞。煙鎖鳳樓空,問吹{1|1}簫、人今何處。小窗驚夢(mèng),攜手似平生,陽臺(tái)路。行云去。目斷山無數(shù)。
注釋參考
東風(fēng)
東風(fēng) (dōngfēng) 從東方吹來的風(fēng) easterly 小樓昨夜又東風(fēng)?!咸啤?李煜《虞美人》 春天的風(fēng) spring breeze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(shì) driving force of revolution 東風(fēng)吹向天地外,蕩盡人間群魔妖。——《天安門詩八首》不住
(1).不停;不斷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千佛頌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。” 唐 李白 《早發(fā)白帝城》詩:“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?!?宋 岳飛 《小重山》詞:“昨夜寒蛩不住鳴,驚回千里夢(mèng),已三更?!?茅盾 《小巫》:“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(diǎn)喜色,不住的點(diǎn)頭。”
(2).用在動(dòng)詞后,表示動(dòng)作的目的沒有實(shí)現(xiàn)。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補(bǔ)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詫異了。” 艾蕉 《雨》:“母親忍不住了,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?!?/p>
朱敦儒名句,驀山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