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歸有光《吳山圖記》:
吳、長洲二縣,在郡治所,分境而治。
而郡西諸山,皆在吳縣。
其最高者,穹窿、陽山、鄧尉、西脊、銅井。
而靈巖,吳之故宮在焉,尚有西子之遺跡。
若虎丘、劍池及天平、尚方、支硎,皆勝地也。
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,七十二峰沉浸其間,則海內(nèi)之奇觀矣。
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,未及三年,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。
君之為縣,有惠愛,百姓扳留之,不能得,而君亦不忍于其民。
由是好事者繪《吳山圖》以為贈。
夫令之于民,誠重矣。
令誠賢也,其地之山川草木,亦被其澤而有榮也;令誠不賢也,其地之山川草木,亦被其殃而有辱也。
君于吳之山川,蓋增重矣。
異時吾民將擇勝于巖巒之間,尸祝于浮屠、老子之宮也,固宜。
而君則亦既去矣,何復惓惓于此山哉?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,至以為《思黃州》詩,子瞻為黃人刻之于石。
然后知賢者于其所至,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,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。
君今去縣已三年矣。
一日,與余同在內(nèi)庭,出示此圖,展玩太息,因命余記之,噫!君之于吾吳有情如此,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!
注釋參考
長洲
(1).水中長形陸地。《楚辭·九章·思美人》:“擥大薄之芳茝兮,搴長洲之宿莽。” 漢 王粲 《登樓賦》:“挾清 漳 之通浦兮,倚曲 沮 之長洲?!?/p>
(2).古苑名。故址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、 太湖 北。 春秋 時為 吳王 闔閭 游獵處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射於鷗陂,馳於游臺,興樂 石城 ,走犬 長洲 ?!?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造 姑蘇 之高臺,臨四遠而特建,帶 朝夕 之濬池,佩 長洲 之茂苑?!?/p>
(3).道教稱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境之一。詳“ 十洲 ”。
治所
治所 (zhìsuǒ) 舊指地方各級官吏的任職所在地 seat of a local government分境
劃分疆界?!逗鬂h書·史弼傳》:“先王疆理天下,畫界分境,水土異齊,風俗不同?!薄缎绿茣ね罗瑐飨隆罚骸癌z 恐熱 ﹞還過 咸陽橋 ,咄嘆曰:‘我舉大事,覬得濟此河與 唐 分境?!?/p>
歸有光名句,吳山圖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