歊陽訝垂冰,白日驚雷雨
出自唐代柳宗元《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(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(jīng)此)》:
發(fā)春念長違,中夏欣再睹。
是時植物秀,杳若臨懸圃。
歊陽訝垂冰,白日驚雷雨。
笙簧潭際起,鸛鶴云間舞。
古苔凝青枝,陰草濕翠羽。
蔽空素彩列,激浪寒光聚。
的皪沉珠淵,鏘鳴捐佩浦。
幽巖畫屏倚,新月玉鉤吐。
夜涼星滿川,忽疑眠洞府。
注釋參考
歊陽
炎熱的陽光。 唐 柳宗元 《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》詩:“歊陽訝垂冰,白日驚雷雨。笙簧潭際起,鸛鶴云間舞。”
垂冰
下垂的冰柱。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雪賦》:“流滴垂冰,緣霤承隅。”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同蕭左丞詠摘梅花》詩:“垂冰溜玉手,含刺罥春腰?!?/p>
白日
白日 (báirì) 白天 day;daytime 太陽 sun 白日依山盡?!啤?王之渙《登鸛雀樓》 泛指時光 time 浪費白日驚雷
驚雷 (jīngléi) 使人震驚的雷聲 shocking thunderclap 春天的第一聲驚雷 比喻突然發(fā)生的重大事件 important event柳宗元名句,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(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(jīng)此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