愿恢溥濟(jì)功,致此百里寧
出自宋代董嗣杲《潔牲謝響應(yīng)龍廟予不及往》:
龍宮蘊(yùn)特異,精禱通萬靈。
昭著二百年,錫封專朝廷。
去年偕宰公,投誠(chéng)涕欲零。
驅(qū)車入松扉,雨勢(shì)如建瓴。
仰高迓靈盼,云斂不暫停。
煙沉瀑聲涼,分坐瀑外亭。
從茲感佑助,爭(zhēng)謂胸百銘。
治任亦已速,潔謝資芳馨。
緘素展真忱,要終寄冥冥。
愿恢溥濟(jì)功,致此百里寧。
夜披東堂集,孤燈炯深青。
朗誦神之聰,壁落山鬼聽。
注釋參考
濟(jì)功
成就功業(yè)?!蛾套哟呵铩栂露罚骸?管仲 ,君之賊者也,知其能足以安國(guó)濟(jì)功,故迎之于 魯 郊,自御,禮之於廟?!薄逗鬂h書·黨錮傳序》:“叔末澆訛,王道陵缺,而猶假仁以效己,憑義以濟(jì)功?!薄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文帝紀(jì)》“大饗六軍及 譙 父老于邑東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《魏書》:“且 武王 載主而 牧野 不陳, 晉襄 墨縗而三帥為俘,應(yīng)務(wù)濟(jì)功,服其焉害。”
百里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(yuǎn)?!兑住ふ稹罚骸罢痼@百里,不喪匕鬯?!薄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熬S此圣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?!?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茍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后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?!?/p>
(2).古時(shí)諸侯封地范圍?!睹献印とf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?!焙笥靡苑Q諸侯國(guó)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(3).亦謂地小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?!薄盾髯印ぶ倌帷罚骸肮噬朴弥?,則百里之國(guó)足以獨(dú)立矣。”
(4).古時(shí)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?!?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(chǎn)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陜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?!吩姡骸氨彼韭?,惠于百里?!?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?!?/p>
(5).借指縣令?!逗鬂h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?!?李賢 注:“時(shí)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(xué)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?!?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?!?/p>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?!?/p>
(7).復(fù)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董嗣杲名句,潔牲謝響應(yīng)龍廟予不及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五言贈(zèng)諸法師——— 公孫杲〔唐代〕
- 到闕政府以辟郡未下隔封——— 程公許〔宋代〕
- 江永——— 陳杰〔宋代〕
- 送實(shí)之倅廬陵二首——— 劉克莊〔宋代〕
- 酬嚴(yán)十八郎中見示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觀魚——— 袁燮〔宋代〕
- 和鄭丈戲贈(zèng)谹父——— 王洋〔宋代〕
- 力學(xué)——— 方回〔宋代〕
- 過鄧步和張叔元見贈(zèng)韻——— 王之道〔宋代〕
- 留別——— 蔡槃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