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(yīng)記薰弦相對日,酹一杯、太乙東皇酒
出自宋代汪莘《乳燕飛(汪子感秋,采楚詞,賦此)》:
去郢頻回首。
正橫江、蓀橈容與,蘭旌悠久。
悵望龍門都不見,似把長楸孤負(fù)。
念往日、佳人為偶。
獨向芳洲相思處,采蘋花、杜若空盈手。
乘赤豹,誰來后。
云中眼界窮高厚。
覽山川、冀州還在,陶唐何有。
木葉紛紛秋風(fēng)晚,縹緲瀟湘左右。
見帝子、冰魂廝守。
應(yīng)記薰弦相對日,酹一杯、太乙東皇酒。
問此意,君知否。
注釋參考
應(yīng)記
謂與所記的符合?!稘h書·薛宣傳》:“ 宣 察 湛 有改節(jié)敬 宣 之效,乃手自牒書,條其姦臧,封與 湛 …… 諶 自知罪臧皆應(yīng)記,而 宣 辭語溫潤,無傷害意?!?顏師古 注:“與 宣 書記相當(dāng)?!?/p>
薰弦
《孔子家語·辯樂》:“昔者 舜 彈五弦之琴,造《南風(fēng)》之詩。其詩曰:‘南風(fēng)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慍兮;南風(fēng)之時兮,可以阜吾民之財兮?!焙笠浴稗瓜摇敝浮赌巷L(fēng)歌》。 唐 許渾 《登尉佗樓》詩:“ 越 人未必知 虞舜 ,一奏薰弦萬古風(fēng)?!?五代 齊己 《賀行軍太傅得白氏東林集》詩:“仰賀斯文歸朗鑒,永資聲政入薰弦?!?/p>
對日
回答有關(guān)太陽問題的故事。出處有二:(1)《后漢書·黃琬傳》:“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……太后詔問所食多少, 瓊 思其對而未知所況。 琬 年七歲,在傍,曰:‘何不言日食之餘,如月之初?’ 瓊 大驚,即以其言應(yīng)詔,而深奇愛之?!?2)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夙惠》:“ 晉 明帝 數(shù)歲,坐 元帝 膝上,有人從 長安 來……因問 明帝 :‘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(yuǎn)?’答曰:‘日遠(yuǎn)。不聞人從日邊來,居然可知?!?元帝 異之。明日,集群臣宴會,告以此意,更重問之。乃答曰:‘日近。’ 元帝 失色曰:‘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?’答曰:‘舉目見日,不見 長安 ?!焙笠蛞浴皩θ铡睘樾稳萦啄曷敾壑?。 北周 庾信 《傷王司徒褒》詩:“青衿已對日,童子即論天。” 唐 王維 《恭懿太子挽歌》:“翀?zhí)焱踝尤?,對日圣君憐?!?/p>
一杯
(1).指一杯的容量?!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叭手畡俨蝗室?,猶水勝火,今之為仁者,猶以一杯水,救一車薪之火也?!?唐 王維 《渭城曲》:“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 陽關(guān) 無故人?!薄吨熳诱Z類》卷二四:“如一杯羹在此冷了,將去溫來又好?!?/p>
(2).表示少量。 唐 李白 《送魯郡劉長史》詩:“ 魯國 一杯水,難容橫海鱗?!?/p>
(3).特指一杯酒。 唐 杜甫 《臺上》詩:“老去一杯足,誰憐屢舞長。” 宋 楊萬里 《立春日有懷》詩之一:“白玉青絲那得説?一杯嚥下 少陵 詩!”《紅樓夢》第六三回:“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來了?嘮三叨四的,又排場了我們一頓去了?!?/p>
太乙
太乙 (tài yǐ)星名。在紫微宮閶闔門中。
山名。在陝西省郿縣東南,即太白山。
唐.王維.終南山詩:「太乙近天都,連山接海隅?!?神仙。見道藏本搜神記.卷一.太乙。
東皇
(1).指天神 東皇太一 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賽敬亭山廟喜雨》詩:“秉玉朝羣帝,樽桂迎 東皇 ?!?唐 劉禹錫 《武陵書懷五十韻》:“俗尚 東皇 祀,謡傳 義帝 寃?!?元 陳樵 《碧落洞》詩:“杖頭化作光明燭,愿逐 東皇 下九垓?!眳⒁姟?東皇太一 ”。
(2).指司春之神。 唐 戴叔倫 《暮春感懷》詩:“ 東皇 去后韶華在,老圃寒香別有秋?!?宋 姜夔 《卜算子·梅花八詠》詞:“長信昨來看,憶共 東皇 醉。此樹婆娑一惘然,苔蘚生春意?!?明 陳所聞 《懶畫眉·春閨四詠》曲:“愁他春盡問 東皇 ,為甚不住些兒去得忙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除夜奉懷》詩:“明朝欲向空山遁,為恐 東皇 笑我癡?!?/p>
汪莘名句,乳燕飛(汪子感秋,采楚詞,賦此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救救新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