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山云外寺,伊水渡頭來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新安錢學士以近詩一軸見貺輒成短言用敘單悃》:
早事太尉府,謬以才見論。
身作邑中吏,日陪丞相尊。
嵩山云外寺,伊水渡頭來。
泉味入香茗,松色開清樽。
題詩人半醉,馬上景已昏。
歸來屬后乘,冠蓋迎國門。
悠悠失貧賤,苒苒歷涼溫。
而今處窮僻,落莫思舊恩。
終日自鮮適,終年長不言。
已覺人事寡,惟聞雞犬喧。
東風有來信,滿幅蘭與蓀。
深知故人意,遺我滌冥煩。
一章言罨畫,溪好如目存。
何須到云壑,便若游花源。
一一先造化,可以輕瑤琨。
成誦今在口,愿將醒病魂。
注釋參考
嵩山
山名。在 河南省 登封縣 北,為五岳之中岳。古稱 外方 、 太室 ,又名 崇高 、 嵩高 。其峰有三:東為 太室山 ,中為 峻極山 ,西為 少室山 。 唐 宋之問 《下山歌》:“下 嵩山 兮多所思,攜佳人兮步遲遲?!?唐 白居易 《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》詩:“ 嵩山 表里千重雪, 洛水 高低兩顆珠。”
云外
(1).指高空。 隋 李播 《天象賦》:“動則飛躍於云外,止則盤縈於 漢 沂 。” 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三折:“龍鱗般云外飄,鵝毛般江上剪,蝶翅般風中旋?!?清 鄭燮 《瑞鶴仙·官宦家》詞:“笙歌云外迥。正燭爛星明,花深夜永。”
(2).高山之上。亦指世外。 唐 元稹 《玉泉道中作》詩:“遐想云外寺,峯巒渺相望?!?宋 吳文英 《齊天樂》詞:“流紅江上去遠,翠尊曾共醉,云外別墅?!?元 虞集 《送先隴二鄰僧還吳》詩之二:“云外催歸錫,松間覓舊題?!?/p>
(3).比喻仙境。 宋 吳文英 《浣溪沙·春情》詞:“青鳥不傳云外信,丁香空結雨中愁?!?宋 家鉉翁 《念奴嬌·中秋紀夢》詞:“縹緲瓊宮,溟茫朱戶,不與塵寰隔。翩然鶴下,時傳云外消息。”
伊水
伊河 。在 河南省 西部,源出 欒川縣 伏牛山 北麓,東北流,在 偃師縣 楊村 附近入 洛河 ?!渡胶=?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又西二百里,曰 蔓渠之山 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竹箭。 伊水 出焉,而東流注入 洛 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伊水》:“ 伊水 出 南陽 魯陽縣 西 蔓渠山 ……又東北至 洛陽縣 南,北入於 洛 。” 南朝 陳 徐陵 《新亭送別應令》詩:“風吹臨 伊水 ,時駕出河梁?!?唐 李白 《秋夜宿龍門香山寺》詩:“流恨寄 伊水 ,盈盈焉可窮?!?/p>
渡頭
渡頭 (dùtóu) 同“ 1 渡口” ferry梅堯臣名句,新安錢學士以近詩一軸見貺輒成短言用敘單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