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舜俞《客意五首》:
況復(fù)淹旅泊,情多秋亦悲。
寒云欲垂野,疏葉不藏梨。
斷梗逐流水,歸禽投好枝,徘徊古原上,應(yīng)有夕陽知。
注釋參考
況復(fù)
亦作“況復(fù)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(fù)武功彰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(fù)塵隨眼,鬢髮還應(yīng)雪滿頭?!?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》曲:“眼波橫,況復(fù)香肩偷憑?!?/p>
(2).何況,況且?!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(fù)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。” 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(fù)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(yuǎn)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(fù)見君時?!?/p>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(fù)不相識?!?/p>
旅泊
(1).旅途中行舟暫時停泊。 南朝 梁 蕭繹 《登堤望水》詩:“旅泊依村樹,江槎擁戍樓?!?唐 谷神子 《博異志·許漢陽》:“欣此旅泊接奉,不得鄭重耳?!?明 曹學(xué)佺 《夜泊彭山江口》詩:“ 錦城 平日暖,旅泊始知寒?!?/p>
(2).猶飄泊。 唐 王勃 《重別薛華》詩:“旅泊成千里,棲遑共百年?!?唐 皇甫冉 《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》詩:“何須愁旅泊,使者有輝光。” 宋 葉適 《高令人墓志銘》:“自古獨立特行之士,無所復(fù)望於世,而旅泊其身以茍免者,固已眾矣?!?/p>
陳舜俞名句,客意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