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知紹述丞相嗔,銅駝陌上荒荊榛
出自宋代釋善珍《題三教三隱三仙三賢畫軸》:
瞿曇李耳東家丘,不生虞夏生衰周。
世亂殺奪無時(shí)休,佛現(xiàn)身作大慈舟。
老務(wù)靜治銷戈矛,孔以筆誅著春秋。
學(xué)佛亦有絕世流,學(xué)老曾見飛升不。
晨后三人師孔氏,氣節(jié)雖同窮達(dá)異。
淵明不仕義熙歲,傾家釀秫供一醉。
翰林謫仙與蘇二,卒以蛾眉招眾忌。
脫靴偶忤高力士,觸撥玉環(huán)良細(xì)事。
誰知紹述丞相嗔,銅駝陌上荒荊榛。
僧伽擁扶度鯨海,慮酋過墳禁樵採,使我掩卷增感慨。
注釋參考
紹述
(1).繼承。特指 宋哲宗 時(shí)對(duì) 神宗 所實(shí)行的新法的繼承。 宋神宗 年號(hào) 熙寧 、 元豐 ,其時(shí)推行新法。 神宗 死, 哲宗 嗣立,年號(hào) 元祐 ,以年幼,太皇太后 高氏 主政,盡廢新法。八年太皇太后死, 哲宗 親政,次年改元 紹圣 ,任 章惇 執(zhí)政,以紹述 熙寧 、 元豐 新政為名,盡復(fù) 高太后 臨朝時(shí)所廢新法?!端问贰ぜ槌紓饕弧ふ聬罚骸?哲宗 親政,有復(fù) 熙寧 、 元豐 之意……於是專以紹述為國是,凡 元祐 所革,一切復(fù)之?!?元 郝經(jīng) 《龍德故宮懷古》詩之三:“ 蔡京 姦計(jì)假 荊公 ,紹述雖同事豈同?”
(2).泛指承繼前人所為。 明 高攀龍 《臺(tái)卿夏公行狀略》:“有一家父子祖孫以盜相紹述?!?魯迅 《墳·科學(xué)史教篇》:“惟張皇近世學(xué)説,無不本之古人,一切新聲,胥為紹述,則意之所執(zhí),與蔑古亦相同?!?/p>
丞相
丞相 (chéngxiàng) 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(wù)的職位最高的大臣 prime minister銅駝陌
(1).即 銅駝街 。 唐 劉禹錫 《楊柳枝》詩:“ 金谷園 中鶯亂飛, 銅駝陌 上好風(fēng)吹?!?/p>
(2).常借指繁華、游樂之區(qū)。 元 無名氏 《貨郎旦》第四折:“四季里常開不斷花, 銅駝陌 紛紛鬭奢華。” 清 姚鼐 《贈(zèng)郭昆甫助教》詩:“五年見子 銅駝陌 ,澹沲東風(fēng)吹鬢絲?!眳⒁姟?銅駝街 ”。
荊榛
(1).亦作“ 荊蓁 ”。泛指叢生灌木,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歸思賦》:“城邑寂以空虛,草木穢而荊榛?!币槐咀鳌?荊蓁 ”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一:“王風(fēng)委蔓草,戰(zhàn)國多荊榛?!?金 元好問 《續(xù)小娘歌》之七:“傷心此日河平路,千里荊榛不見人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》詩:“三江風(fēng)月尊前醉,一郡荊榛笛里聲?!?/p>
(2).謂沒入荒野,指逝世。 明 周履靖 《錦箋記·聞?dòng)嚒罚骸伴|中何意,半道荊蓁,情隔云泥?!?/p>
(3).比喻艱危,困難。《舊唐書·宦官傳·楊復(fù)恭》:“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?!?元 許謙 《馮公嶺》詩:“胸中芥蒂未盡去,須信坦道多荊榛?!?/p>
(4).比喻惡人。 元 麻革 《過陜》詩:“豺狼滿地荊榛合,目斷 中條 是故丘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未許其冠帶春秋,遂至夫荊榛天地?!?清 厲鶚 《東城雜記·陳御史元倩》:“手披荊榛,身御魑魅?!?周實(shí) 《民立報(bào)出版日祝賦》詩:“重重草木羞依附,莽莽荊榛待剪除。”
(5).芥蒂;不快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射策》:“笑譚之頃,便起荊榛?!?/p>
釋善珍名句,題三教三隱三仙三賢畫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