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歲將心地,回向南宗禪。
出自唐朝白居易《贈(zèng)杓直》
世路重祿位,孔棲棲者孔宣。
人情愛年壽,夭死者顏淵。
二人如何人,不奈命與天。
我今信多幸,撫己愧前賢。
已年四十四,又為五品官。
況茲知足外,別有所安焉。
早年以身代,直赴逍遙篇。
近歲將心地,回向南宗禪。
外順世間法,內(nèi)脫區(qū)中緣。
進(jìn)不厭朝市,退不戀人寰。
自吾得此心,投足無不安。
體非道引適,意無江湖閑。
有興或飲酒,無事多掩關(guān)。
寂靜夜深坐,安穩(wěn)日高眠。
秋不苦長(zhǎng)夜,春不惜流年。
委形老小外,忘懷生死間。
昨日共君語,與余心膂然。
此道不可道,因君聊強(qiáng)言。
注釋參考
近歲
近歲 (jìnsuì) 近年 recent years 近歲風(fēng)俗尤為侈靡?!巍?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心地
心地 (xīndì) 指人的存心、用心 intention 心地善良 佛教語。指心,即思想、意念等。心能生萬法,如地能長(zhǎng)萬物,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(yǎng) mind 愿問第一義,回向心地初?!鸥Α吨]文公上方》 自古圣賢,皆以心地為本?!吨熳尤珪W(xué)二》 欲廣福田,須憑心地?!剁R花緣》 心情,心境 mood 心地輕松 心胸、氣量 breath of mind 總能夠似寶玉這般人材心地?——《紅樓夢(mèng)》回向
佛教語。謂回轉(zhuǎn)自己的功德,趨向眾生和佛果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俱識(shí)還源,竝知回向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五娘到京知夫行蹤》:“能吃酒,會(huì)噇齋,吃得醺醺醉,便去摟新戒。講經(jīng)和回向,全然尷尬。”《西游記》第一百回:“待交了經(jīng),就來與你回向也?!?/p>
(1).回首面向?!稌ふ僬a》“面稽天若” 孔穎達(dá) 疏引 漢 鄭玄 曰:“面,猶迴向也?!?/p>
(2).佛教語。謂回轉(zhuǎn)自己的功德,趨向眾生和佛果。 北周 庾信 《道士步虛詞》之七:“歸心游太極,迴向入無名?!?倪璠 注:“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:‘志當(dāng)安住,方便迴向。’…… 僧肇 曰:‘迴彼雜行,向于一乘,此迴向心也。’” 隋 王胄 《臥疾閩越述凈名意詩》:“復(fù)藉大因緣,勉以深迴向?!?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一:“只有其中一篇《歸天返地》,視人生觀似乎和佛法的回向相仿佛?!?/p>
南宗
我國(guó)佛教禪宗、道教、山水畫均有南宗、北宗之分。詳“ 南北宗 ”。
白居易名句,贈(zèng)杓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打爆球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