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葉茵《琉璃砲燈》:
體制先天太極圖,燈籠真是水晶無。
遠看玉免光中魄,近得驪龍頷下珠。
一焰空明疑火燧,寸波靜定即冰壺。
游魚且作沈潛計,鱗甲成時入五湖。
注釋參考
空明
(1).空曠澄澈。 唐 韓愈 《祭郴州李使君文》:“航 北湖 之空明,覷鱗介之驚透。” 宋 蘇軾 《記承天寺夜游》:“庭下如積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橫,蓋竹柏影也。”
(2).特指月光下的清波。 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桂棹兮蘭槳,擊空明兮泝流光?!?/p>
(3).指空曠澄凈的天空。 宋 蘇軾 《海市》詩:“東方云??諒?fù)空,羣仙出沒空明中?!?/p>
(4).指洞澈而靈明的心性。 宋 蘇轍 《讀舊詩》詩:“老人不用多言語,一點空明萬法師?!?/p>
(5).形容心性洞澈而靈明。 清 鄭燮 《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三書》:“誠知書中有書,書外有書,則心空明而理圓湛,豈復(fù)為古人所束縛,而略無張主乎!” 謝覺哉 《不惑集·再談“想”》:“旦則是心里空明,不雜成見,不自以為是?!?/p>
火燧
(1).引火之物?!蹲髠鳌ざü哪辍贰巴跏箞?zhí)燧象以奔 吳 師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燒火燧繫象尾,使赴 吳 師驚卻之?!薄赌鲜贰ね趿諅鳌罚骸?琳 兵放火燧以擲 瑱 船者,皆反燒其船?!?/p>
(2).古有鉆燧改火之俗。因季節(jié)變換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。 唐 朱灣 《平陵寓居再逢寒食》詩:“火燧知從新節(jié)變,灰心還與故人同。”參見“ 改火 ”。
靜定
(1).指道家的澄心靜慮,守道不離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四:“安在道中,名曰歸根;守根不離,名曰靜定?!?/p>
(2).指佛教的澄心靜慮,坐禪入定。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禱雨》:“如此良久,輒有雨。豈其靜定之功已成,特假此以愚人耶,抑果異物耶?”
(3).平靜凝滯。 茅盾 《三人行》五:“他的眼光是陰悒的,靜定的,而且并沒看見什么似的。” 葉圣陶 《恐怖的夜》:“埠頭那有什么航船,只有赤熱的太陽照著靜定的河水?!?/p>
(4).平靜安定。 郭沫若 《文藝論集·王陽明禮贊》:“我的精神在貧困之中也還見靜定。” 潘漠華 《三月二十夜杭州》:“山是如此的靜定,天是如此的低迷?!?/p>
冰壺
(1).盛冰的玉壺。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潔。語本《文選·鮑照〈白頭吟〉》:“直如朱絲繩,清如玉壺冰。” 李周翰 注:“玉壺冰,取其絜浄也?!?唐 姚崇 《冰壺誡序》:“冰壺者,清潔之至也。君子對之,示不忘清也……內(nèi)懷冰清,外涵玉潤,此君子冰壺之德也?!?明 孫梅錫 《琴心記·王孫作醵》:“官況托冰壺,友誼敦芳醑,數(shù)載夢中孤,今日樽前聚?!?清 陳夢雷 《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》:“霜鍔揚輝耀,冰壺濯晶瑩。”
(2).借指月亮或月光。 唐 元稹 《獻滎陽公》詩:“冰壺通皓雪,綺樹眇晴煙。” 宋 楊萬里 《中秋前二夕釣雪舟中靜坐》詩:“人間何處冰壺是,身在冰壺卻道非?!?元 馬致遠 《青山淚》第三折:“正夕陽天闊暮江迷,倚晴空 楚 山疊翠,冰壺天上下,云錦樹高低。” 明 陳所聞 《浪淘沙·中秋同皮元素泛月》曲:“秋色老梧桐,月滿遙空。畫橋百尺似飛虹。人向冰壺同載酒,細浪輕風(fēng)。” 清 李基和 《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》詩:“誰畫 雁門 今夜里,山川別樣貯冰壺?!?/p>
葉茵名句,琉璃砲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邏輯之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