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俞桂《采蓮曲》:
西風(fēng)引袂涼云起,鴛漿扶船浮淥水。
露沁花脂茜粉香,滿柄鋒芒刺蔥指。
紅綃半妥金釧明,堤上六郎闚唱聲。
湘中暮雨歡期失,各自東西空目成。
船蕩波心煙漠漠,歸路花從唱邊落。
綠艷紅妖江水深,水底靈均慶不覺。
注釋參考
紅綃
紅綃 (hóngxiāo) 紅色薄綢 red and thin silk 半匹紅綃一丈綾?!啤?白居易《賣炭翁》 一曲紅綃不知數(shù)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六郎
(1).《舊唐書·楊再思傳》:“ 易之 之弟 昌宗 以姿貌見寵倖, 再思 又諛之曰:‘人言 六郎 面似蓮花; 再思 以為蓮花似 六郎 ,非 六郎 似蓮花也?!鋬A巧取媚也如此”。 張昌宗 行六,故云。后用為詠蓮之典實。 宋 陸游 《荷花》詩:“猶嫌翠蓋紅妝句,何況人言似 六郎 ?!?明 徐渭 《紅佛桑》詩之一:“都爭茜頰堪千鎰,誰問蓮花似 六郎 ?!?魯迅 《秋夜有感》詩:“何來酪果供千佛,難得蓮花似 六郎 ?!?/p>
(2). 宋 楊繼業(yè) 之六子 楊延昭 英勇善戰(zhàn),在邊防二十馀年,屢挫 契丹 兵將,人稱 楊六郎 。詳見《宋史》本傳。
唱聲
(1).首先陳述意見。 唐 韓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大官臆決唱聲,萬口和附,并為一談,牢不可破?!?/p>
(2).歌唱聲。 唐 薛能 《楊柳枝》詩:“柔娥幸有腰肢穩(wěn),試踏吹聲作唱聲?!?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一個高吭的聲音領(lǐng)頭,二三十個嗓音接應(yīng)著,唱聲停頓的空間,夾雜著兩三排木夯‘嗨唉,嗨唉’砸地的工作聲?!?/p>
俞桂名句,采蓮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因之置不為,拱手受禍兇
- 搜吟速下一轉(zhuǎn)語,縮手無畏前輩尊作者:劉學(xué)箕作品:賓從集藕花堂分韻得園字二十韻
- 未從韁絆恣因由。
- 曉寒霜結(jié),山川薄霽
- 光風(fēng)搖動蘭英紫,淑氣依遲柳色青。作者:崔日用作品: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(yīng)制
- 天邊涕淚懷吾弟,卻恨衣冠系此身
- 金石闕訛秦漢舊,山川勝絕晉唐余作者:陸游作品:山行見三十年前題名悵然有賦
- 山頭墮淚碑,宰木共蕭瑟作者:李流謙作品:送勾龍伯秋出幕守三榮得出字
- 內(nèi)學(xué)銷多累,西林易故居作者:耿湋作品:題清源寺(即王右丞故宅)
- 斯世本無事,古人誰與歸屏除閑塵尾,收拾舊蓑衣作者:陸游作品:秋來益覺頑健時一出游意中甚適雜賦五字